股票投资的十个悖论

2024-05-13

1. 股票投资的十个悖论

闪牛财经:关于股票投资的10个著名“悖论”
1、宏观与微观
甲:宏观没啥用。
乙:哪天我们变成下一个北韩或伊拉克咋办?
微观的企业都没人能保证看准,谁保证能看准更复杂宏观;
还有一个问题,宏观趋势看准了,你能确定应该买什么品种吗?
买了品种你确定你能赶在所有人前面买到吗?
你怎么知道其他人一样看准并且在你前面买入并让价格已经涨到位了?
所以,宏观自上而下是这样的逻辑链条,看到宏观趋势——联想趋势收益品种——观察价格是否到位——若非则别人是错的你是对的则买入每一个链条缺一不可,难度非常大。而微观的话品种已经确定,只要解决是否别人是错的你是对的以及安全边际够不够即可。
2、远景与近景
甲:看远不看近,因为近的更不易看清楚。乙:近的看不清,怎么能看清远的呢?
这个是成长与价值的区分,成长看的更多是远景,价值看的更多是近景。关键还是分析能力和确定性程度:对未来能分析透彻,对远景分析能力强且对结果有高确定性如巴菲特的水平,不妨看远一点,持仓也可以集中一些;如果不确信自己对成长的分析能力,则看近一点,多找找当下的价值与价格之差,找好安全边际,适当分散。
3、集中与分散
甲:集中比分散更能降低风险。
乙:分散风险指的不就是“分散”才能降低“风险”吗?
分析能力越强,分析越深入,对分析结果正确性的确定性越高、需要投入的精力越大、对企业的控制力越强的,则集中点好;反之,则需要分散。一般来说,企业创始人是集中的极致,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一家公司,因为其了解程度、投入精力、控制力都是极致,指数基金则是分散的极致,基本不对企业做任何分析。一般投资者介于两者之间,如巴菲特,是投资者中集中的典范,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其对重仓投资的公司基本上都具备很大的控制力,但即便如此单个仓位也不会超过40%;但对于他控制力较弱或者了解程度较低的企业,比如中石油,他的投入比例也较低。所以集中和分散并没有定数,关键还是与确定性和控制能力匹配。
4、业余与专业
甲:我是一个业余投资人,因此我有望战胜职业投资者。
乙:拔牙时,你去找一个业余医生试试?
业余投资者(这里所指准确的说是个人投资者吧)输在信息缺乏、人力单薄方面,知识和策略以及投资经验都可以在实践和学习中提高,但是信息和人力这些资源性的东西业务投资者往往没办法与职业投资者(这里说的是机构投资者吧?)相提并论。
但个人投资者也有自身优势,主要优势就是自由,可以自由选择仓位、品种,可以在很多流动性小成交不活跃被市场忽视的市场领域投资,也无机构投资者定期业绩比较而追求相对收益的压力。
针对信息劣势,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增大安全边际的办法弥补信息不足带来的风险;针对人力资源不足,个人投资者不需要像机构投资者那样覆盖这么广的投资标的,只要搞好自己擅长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如果把劣势弥补,充分发挥个人投资者自由的优势,战胜职业投资者不是奇闻。
5、成长与价值
甲:我买的价值股后来都胜了成长股。
乙:兔子都输给了乌龟?寓言看多了吧?
巴菲特说过成长就是价值的一部分。确实如此,商业竞争如此激烈,企业不成长往往就成仁。强调成长还是价值,我认为区别还是在于强调的是企业的未来还是强调的是企业的当下,说白了就是近景与远景。其他就类同于上述2了。
6、同向与逆向
甲:我不去人多的地方。
乙:你确信比大家都聪明?
如果你是逐趋势而去的人,那么就要往人多相同的方向跑,而且还要不能跑在最后买单,因为多数人的行为就构成了趋势;如果你是寻找市场失效的人,那么就要往人多的相反方向跑,因为失效总是在局部、小范围。
7、简单与复杂
甲:投资很简单。
乙:那为啥大部分人都成绩不佳?
投资门槛很简单,开个户转点钱下个股票软件就可以进行“投资";
投资原则也很简单,买低卖高;
大部分人成绩不佳是因为这是一个股票市场食物链的正常金字塔结构现象,乃至人类社会的财富分配也是同样的一个金字塔结构,全体参与者追逐有限的财富或者利润的正常现象。如果大家都投资业绩爆好人人共同富裕,共产主义社会都能实现了,不是吗?
8、屁股与脑袋
甲:我用屁股赚了很多钱。
乙:你的脑袋烧坏了?
如果屁股不决定脑袋,那么认知就会不协调,因为如果你脑袋不认为这个是对的,干嘛要把屁股坐在这里?当然,我们脑袋往往会出错,因此有时候我们虽然屁股按照脑袋的意思坐在某处,我们也不能忘了逆向想想是不是有出错的可能,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判断客观情况。
9、风险与回报
甲:低风险才能高回报。
乙:脑袋真的坏了……
高风险正常需要高回报来弥补,否则没人愿意承担这个高风险则该品种会在市场中被淘汰掉。但这个"高回报"往往指的是理论可得的收益上限非常高,往往它的”高亏损“也是很高的,而不是你每次投资一定能得到高回报。
而具体到每一次投资过程中,如果标的潜在预期上涨目标价格和潜在预期下跌最低价一样的情况下,买入价格越低,当然下跌空间越小(风险越低),上涨空间(回报越高)。所以是两回事。
10、股票与债券
甲:股票比债券安全。
乙:喂、喂,是120吗?
没有定论,任何品种都可以是安全和危险的,关键还是看买入安全边际。
比如,股权分置改革时很多大股东支付优厚对价的股票,绝对比前阵子的超日债券安全一百倍。

股票投资的十个悖论

2. 关于悖论的一个问题

这个在哲学课上老师应该都说过,这个悖论其实就是逻辑和现实的区别,逻辑很多时候只是纯粹的逻辑,是无关现实矛盾的。如题中关于赛跑的问题,其实是数学中的极限问题,或者说哲学中的量质变关系问题。简单解答一下:1)极限问题。这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或者说是学习微积分的基础,极限的思维,就是不管数字如何细微增加,我只考虑其最终状态,即最终赛跑的超越是有一个极限数值的,数量级并非几分钟或几秒钟,而是更高的数量级(可能是2或者3小时啊等等)。2)哲学上的质变理论。因为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的确在一定的时间内很难实现量的超越,但量一旦达到一定程度,质的飞跃就达到了(即实现了路程的超越),很多情况下,能量的跃迁也是如此。

3. 关于股票的悖论

解答:

  一、某种股票,大家都看多,都去购买,股价就会上涨。

  二、操作股票总是有人输,有人赢,不可能全部的人都赢。要是全部的人都赢,谁为他们买单呢?
  现在问题来了,假设全国所有的人都买同一种热门股票,那么那种股票买的人够多了吧,那么是不是全国所有的人都能赚钱呢?

  三、国家想发行新股 因为股票市场本来就是融资的 所以必须发行新股,然而发行新股市场反应就是狂跌 无人进场 股市就会崩盘 就达不到融资的目的 所以不能发行新股这是一个悖论 但最终结果还是会发行的 没看现在创业板涨得凶吗 就是给发行新股铺路。先让创业板涨到2000+ 发行几只新股 就算跌倒1000也不过是回到半年前而已。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请采纳!

关于股票的悖论

4. 著名的悖论有哪些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者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结果,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5. 著名的五大悖论

NO.1
说谎者悖论(1iar paradox or Epimenides’ paradox)最古老的语义悖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伊壁孟德所创的四个悖论之一。是关于“我正在撒谎”的悖论。具体为:如果他的确正在撒谎,那么这句话是真的,所以伊壁孟德不在撤谎,如果他不在撒谎,那么这句话是假的,因而伊壁孟德正在撒谎。

NO.2伊勒克特拉悖论(Eletra paradox) 逻辑史上最早的内涵悖论。由古希腊斯多亚学派提出。它的基本内容是:伊勒克特拉有位哥哥奥列斯特回家了.尽管伊勒支持拉知道奥列斯特是她的哥哥.但她并不认识站在她面前的这个男人。写成一个推理.即:伊勒克持拉不知道站在她面前的这个人是她的哥哥。伊勒克持拉知道奥列期特是她的哥哥。站在她面前的人是奥列期特。所以,伊勒克持拉既知道并且又不知道这个人是她的 哥哥。
NO.3M:著名的理发师悖论是伯特纳德·罗素提出的。一个理发师的招牌上写着:告示:城里所有不自己刮脸的男人都由我给他们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M:谁给这位理发师刮脸呢?M:如果他自己刮脸,那他就属于自己刮脸的那类人。但是,他的招牌说明他不给这类人刮脸,因此他不能自己来刮。M:如果另外一个人来给他刮脸,那他就是不自己刮脸的人。但是,他的招牌说他要给所有这类人刮脸。因此其他任何人也不能给他刮脸。看来,没有任何人能给这位理发师刮脸了!

NO.4唐·吉诃德悖论M:小说《唐·吉诃德》里描写过一个国家.它有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一个旅游者都要回答一个问题。问,你来这里做什么?M:如果旅游者回答对了。一切都好办。如果回答错了,他就要被绞死。M:一天,有个旅游者回答——旅游者:我来这里是要被绞死。M:这时,卫兵也和鳄鱼一样慌了神,如果他们不把这人绞死,他就说错了,就得受绞刑。可是,如果他们绞死他,他就说对了,就不应该绞死他。

NO.5在中国古代《墨经》中,也有一句十分相似的话:“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意思是:以为所有的话都是错的,这是错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句话。

著名的五大悖论

6. 科学上有哪些著名的悖论?

有著名的十大悖论,但是是不是科学的就不知道了。雷锋崔老师大概列举几个。
1、关于伦理哲学的“电车难题”悖论。
大致内容就是假设一种情况:有五个人被绑在了铁轨上,而火车即将驶来,你就是上帝可以选择搬动控制操纵杆来改变火车轨道,让火车从另外一条轨道上驶过。但是很不幸的是另外一条轨道上此时也绑着一个无辜的人。那么你是选择扳动操纵杆或是不?

无论你选择扳动或是不扳动操纵杆,总有人会因为你而死去,区别是在于是一个无辜的人还是五个无辜的人死去。你没有权力决定别人的生死,但是你会选择牺牲一个人而挽救5个人的生命吗?还是会选择不扳动操纵杆,让火车按照既定路线前进,好让自己没有负罪感呢?
2、同样是关于道德伦理的”定时炸弹“悖论。
同样是一个假设:如果你生活的城市或是乡村的某个角落里被恐怖分子安放着一颗定时炸弹,且威力无比,完全可以毁掉你所在的城市或是乡村,也就是你生活的全部。就在定时炸弹还有为数不多的一个小时即将引爆时,你抓住了一个知情人。他虽然不是恐怖分子,也并未策划此次定时炸弹袭击,但是他属于敌对人员,也知道定时炸弹安放的位置。那么你会选择严刑拷打逼问他说出炸弹安放的地点吗?或者你会选择当着他的面拷打其妻子或是儿女来询问炸弹安放的地点,并以此解救所有人的生命吗?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是我想很多人可能会选择拷问知情者,但是严刑拷问了知情者,那你与恐怖分子有何不同呢? 这个悖论考验的是在面临道德困境是用功利主义还是极力维护道德的尊严。

下面说一个科学上最著名的悖论“爱因斯坦的光线”。爱因斯坦曾经在青少年时期便提出了一个假设实验,他假设自己可以像光速一样快的速度去旅行。那么当他看到另外一束平行的光线时,因为速度一致,他看到可能只是光粒子或是相对静止不动的电磁场。这个悖论非常有意思,虽然理论上这样的存在的,当汽车运动的时候另外一辆速度相同方向相同的汽车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他看到这台汽车是静止不动的。 

但是如果以光速前进的话,时间便停止了,如果时间停止了的话,那么爱因斯坦到底是如何去旅行了呢?

7. 著名的悖论;;

1、“理发师悖论”,又称为“罗素悖论”,是由数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1901年提出。悖论内容:一个城市里唯一的理发师,只会替所有不为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他该不该为自己理发?答案:这个城市不可能存在。因为(1)如果理发师不替自己理发,他需要遵守规则,给自己理发;(2)如果理发师替自己理发,如遵守规则,他不能替自己理发。(这个悖论的出现是由于“怀素合论”对于元素的不加限制的定义。当时的集合论被称为数学理论的基础,这悖论的出现直接导致了第三次数学危机,引发现在的公理化集合论,促使数学家认识到将数学基础公理化的必要性)
2、如果上帝无所不能并在造出我们之前就已经知道我们会做什么,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拥有自由意识呢?答案:这个悖论可以用上帝存在超越时间来解释——他可以知道未来,就如同他知道过去和现在。正如过去并不干涉我们的意志自由,未来也不会干涉。
3、一个鳄鱼偷了一个父亲的儿子,它保证,如果这个父亲能猜出它要做什么,它就会将儿子还给父亲。那么如果这个父亲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那么怎样?答案:如果鳄鱼不还儿子,那么父亲就猜对了,鳄鱼就违背了诺言。如果鳄鱼将儿子还给他,那么父亲就猜错了,鳄鱼有违背了诺言。
4、一个人回到了过去,在他祖母能遇到祖父之前就杀了他的祖父。这就意味着这个人的父母之中有一个不会出生;依次这个人自己也不会出生;这就意味着他自己没有机会进行时光旅行回到过去;这就意味着他的祖父依然还活着;这就意味着这个人能构思回到过去,并杀了自己的祖父。答案:当时间旅行者改变了过去的某事的瞬间,那么平行宇宙就会被切开,这个可以由量子力学来解释。
5、有一堆1000000颗沙粒组成的沙堆。如果我们拿走一颗沙粒,那么还是有一堆沙粒;如果我们再拿走一颗沙粒,那么还是一堆。如果我们就这样一次拿走一颗沙粒,那么当我们取得只剩下一颗沙粒时,那么他还是一堆么?答案:设定一个固定的边界。如果我们说10000颗沙粒是一堆沙粒,那么少于10000颗沙粒组成的就不能称之为一堆沙粒。那么这样区分9999颗沙粒和10001颗沙粒就有点不合理。那么就有一个解决方案了——设定一个可变的边界,但是这个边界是多少,并不需要知道。
6、上帝能造出一个重到他自己也举不起的东西吗?答案:如果他能,那么他不能举起这个东西,就证明他力量方面不是全能的。如果他不能创造出这样一个东西,就证明他在创造方面不是全能的。最普遍的回答是上帝是全能的,所以“不能举起”是毫无意义的条件。其他的回答指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矛盾的,就像“正方形的圆”一样。

著名的悖论;;

8. 什么是悖论?

悖论是逻辑学的术语,原本是指那些会导致逻辑矛盾的命题或论述。比如大家熟知的《韩非子?难一》中记载的那位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声称他的矛锋利无比,什么样的盾都能刺穿,而他的盾坚韧异常,什么样的矛都刺不穿,人问:“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楚人无言以对。这里关于矛和盾的论述就是一个悖论。悖论这个词在实际使用中,其涵义已被扩大化,常常包括与人的直觉、经验或客观事实相违背的种种问题或论述。因此有时也被称为“佯谬”、“怪论”等。
悖论虽然看似荒诞,但却在数学哲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一些著名的悖论曾使高明的哲学家与数学家为之震惊,为之绞尽脑汁,并引发了人们长期艰难而深入的思考。可以说,悖论的研究对促进数学思想的深化发展是立过汗马功劳的。
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悖论,是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关于运动的著名悖论。在我国公元前三世纪的《庄子?天下篇》中,也记载了几条著名的悖论辨题。这些悖论的提出和解决都与数学有关。在数学史上震撼最大的悖论是英国哲学家罗索于1902年提出的“集合论悖论”,它几乎动摇了整个数学大厦的基础,引发了所谓的“第三次数学危机”。这些严肃的论题在许多数学方法论著作、数学史书籍以及有关的读物中都有记载和讨论。
本文只想谈点轻松的话题。其实,许多数学悖论是饶有趣味的,它不仅可以令你大开眼界,还可以从中享受到无尽的乐趣。面对形形色色富于思考性、趣味性、迷惑性的问题,你必须作一点智力准备,否则可能就会在这悖论迷宫中转不出来了。看看下面的几个小故事,你就会相信此话不假。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一位调查员身上。这位调查员受托去A、B、C三所中学调查学生订阅《中学生数学》的情况,他很快统计出,A校男生订阅的比例比女生订阅的比例要大些,对B校和C校的调查也得出同样的结果。于是他拟写了一个简要报道,称由抽取的三所学校的调查数据看,中学生中男生订阅《中学生数学》的比例比女生大。后来,他又把三所学校的学生合起来作了一遍统计复核,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这时他得出的统计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原来订阅《中学生数学》的所有学生中,女生的比例比男生要大些,怎么会是这样呢?这就象在玩一个魔术,少的变多了,多的变少了。你能帮他找找原因吗?
接下来的这个悖论似乎更简单了。有人把它归入数学中对策论的研究范畴。
一位美国数学家来到一个赌场,随便叫住两个赌客,要教给他们一种既简单又挣钱的赌法。方法是,两个人把身上的钱都掏出采,数一数,谁的钱少就可以赢得钱多的人的全部钱。赌徒甲想,如果我身上的钱比对方多,我就会输掉这些钱,但是,如果对方的钱比我多,我就会赢得多于我带的钱数的钱,所以我赢的肯定要比输的多。而我俩带的钱谁多谁少是随机的,可能性是一半对一半,因此这种赌法对我有利,值得一试。赌徒乙的想法与甲不谋而合。于是两个人都愉快地接受了这位数学家的建议。看来这真是一种生财有道的赌博。
现在的问题是,一场赌博怎么会对双方都有利呢?这象不象一场机会均等的猜硬币正反面的游戏,输了只付1元,而赢了则收2元呢?据说这是个一直让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头疼的问题。《科学美国人》杂志社一直在征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呢。其实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对这个问题也不难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逻辑学的悖论吧。一位数学教授告诉学生,考试将在下周内某一天进行,具体在星期几呢?只有到了考试那天才知道,这是预先料不到的。学生们都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他们想,按教授的说法,不会是星期五考试,因为如果到了星期四还没有考试,那教授说的“只有到了考试那天才知道,这是预先料不到的”这句话就是错的。因此星期五考试可以排除。那就只可能在星期一到星期四考。既然这样,星期四也不可能考,因为到了星期三还没有考试的话,就只能是星期四了,这样的话,也不会是预料不到的。因此星期四考也被排除了。可以用同样的理由推出星期三、星期二、星期一都不可能考试。学生们推出结论后都很高兴,教授的话已经导出矛盾了,轻轻松松地过吧。结果到了下周的星期二,教授宣布考试,学生们都愣住了,怎么严格的推理失效了呢?教授确实兑现了自己说的话,谁也没有能预料到考试的时间。现在请你想一想,学生们的推理究竟错在哪里呢?
关于运动的悖论有很悠久的历史,这里介绍的“蚂蚁与橡皮绳悖论”是一道让你的直觉经受考验的数学趣题。问题是这样的:一只蚂蚁沿着一条长100米的橡皮绳以每秒1厘米的匀速由一端向另一端爬行。每过1秒钟,橡皮绳就拉长100米,比如10秒后,橡皮绳就伸长为1000米了。当然,这个问题是纯数学化的,既假定橡皮绳可任意拉长,并且拉伸是均匀的。
蚂蚁也会不知疲倦地一直往前爬,在绳子均匀拉长时,蚂蚁的位置理所当然地相应均匀向前挪动。现在要问,如此下去,蚂蚁能否最终爬到橡皮绳的另一端?
也许你会认为,蚂蚁爬行的那点可怜的路程远远赶不上橡皮绳成万倍的不断拉长,只怕是离终点越来越远吧!但是千真万确,蚂蚁爬到了终点,奇怪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