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宏观经济学

2024-05-12

1. 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宏观经济学

通货膨胀预期会削弱通胀的经济增长效应。如果通货膨胀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社会公众都会对通货膨胀形成预期。此时,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增长效应会减弱。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首先,通货膨胀将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税率的上升也会使工人的部分收入丧失。其次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时债务人获利,只要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就为负值。
在通货膨胀期间,债权人要求债务人补偿他国出借的款项购买力的下降而遭受的损失。从而市场利率或名义利率水平中包含于通货膨胀率。在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通货膨胀率等于名义货币增长率减去实际货币需求增长率。如果货币在长期内持续高速增长,通货膨胀与名义货币增长就会紧密相关,通过发行货币来弥补预算赤字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宏观经济学

2. 宏观杠杆率上升有什么影响

1、资产价格暴力拉升,比如房价;2、通货膨胀日益高企;宏观杠杆率是指债务总规模与GDP的比值,宏观杠杆率的上升意味着负债收入比上升,经济主体的债务负担加重,违约风险也随之上升,对经济增长、金融风险以及货币政策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宏观杠杆率走高造成各部门债务与利息负担上升。

3. 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杠杆率

上海财经大学郭长林教授谈宽松货币政策与宏观杠杆率:首先,郭长林提出,传统观点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引起债务上升,进而导致宏观杠杆率提高,但该观点可能忽略了宽松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刺激效应。为此,郭长林通过构建混合叙事的VAR模型,来有效识别中国的货币政策冲击,并进一步构建企业债务营收比指标,探究货币政策杠杆率效应的微观机制。接着,郭长林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降低了宏观杠杆率,且对产出的刺激效应大于对实际债务的推升效应。同时债务营收比和宏观杠杆率走势一致,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降低企业债务营收比,且对于不同融资约束的企业并不存在异质性。最后,郭长林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并针对相关提问作了详细解答。他从学术研究层面建议学生,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研究领域时,可以从相关性较小的文献开始读起,积累相关认知与经验,再去阅读关联性较大的文献,培养研究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杠杆率

4.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的影响

 1、若是大众对于通货膨胀形成了预期,则会减弱通胀的经济增长效应;
  2、通货膨胀再分配效应,会引起企业利润的虚假增长,从而造成了企业资金的权益资金成本;
  3、债权人也许会要求债务人来弥补其他国借款导致的购买力下降造成的亏损,因为通货膨胀很容易造成物价大幅上涨、职工实际收入小于实际生活开支的情况 。 
  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1 、控制需求: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紧缩型的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紧缩型的财政政策常会体现为了国家的增加税收后人们的购买能力或者消费的欲望也会下降。紧缩型的货币政策多指银行提高存款利率,从而促进人们把钱存入银行的目的。从此来减少货币的流通; 
  2 、增加供给: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问题,也能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可以增加企业产品的供给; 
   3、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作为最基本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应该使货币的供应量与需求量相适应,由中央银行进行调控; 
   4、调整经济结构:由于经济失衡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此举便可有效地避免一部分产业由于供求失去平衡而导致物价的上涨。 

5. 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扩大财政投资,并采取措施保证私人部门的投资不减少,则会因总投资的增加而促进经济增长。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一般总是快于名义工资的提高速度,因此企业利润会增加,又会促进企业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利于富裕阶层的收入再分配,富裕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比较高,因此,通货膨胀会通过提高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
   2、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负相关,不仅不会促进经济增长,还会损害经济的发展。较长期的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导致生产性投资下降。通货膨胀会降低投资成本,诱发过度的投资需求,从而迫使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配额,降低金融体系的效率。持续的通货膨胀最终可能迫使政府采用全面的价格管制措施,降低竞争性和经济活力。
   3、中性论:认为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最终会中和它对经济的各种效应,正负效应会相互抵消
(二)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和失业在短期内存在交替关系,而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对失业基本没有影响。菲利普斯曲线就是反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的一种曲线。
(三)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影响
1、固定收入者损失,浮动收入者得到
2、债务人得利,债权人损失
3、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
4、国家得到,居民受损二、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二、(一)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施。出售政府债券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三)紧缩性收入政策通过控制工资的增长来控制收入和产品成本的增加,进而控制物价水平。
(四)价格政策通过一定的手段限制价格垄断,来避免抬高物价。
(五)供给政策通过降低税率,刺激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

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6. 论述通货膨胀产生对经济的影响

  论文:
  标题:
  《论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在研究这个课题之前,我们先得对“通货膨胀”一词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对此课题做充分论述。研究“通货膨胀”一词,我们可分别从其概念、起因入手,而其影响和应对方法,就是我们这课题要研究的内容了。

  何谓“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即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从通胀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通货膨胀是“供小于求”的结果,是的一种分配不合理的表现。既然是分配的不合理,必定有不合理的起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呢?

  关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西方学者提出了许多解释,可以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解释,也可以从经济结构因素的角度来说明。它们分别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顾名思义,我们对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马上便有了归类性的理解,通货膨胀就是需求的加大或成本的提高,不然就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所致。

  至此,我们对通货膨胀已经就有了一个相当明确的认识了,通货膨胀就是由某些原因产生的社会上提供的物质或劳务呈现出供小于求的局面。而这种结果必定会导致国民经济受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种影响针对于国民经济是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以下便是我的研究分析。

  通货膨胀的变化影响到的并非是我们平常所见的绝对价格,而是一个相对价格,即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价格水平对上一周期的价格水平而言,通常由CPI的“同比”或“环比”增长来研究。相对价格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和财富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再分配;二是不同的产出和相对价格的扭曲,甚至是整个经济的产出和就业的扭曲。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可按照两种类型分别予以阐述:一类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在此情况下,价格增长可以被预测到,人们在交易过程中就会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因而在工资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通货膨胀的影响,人们的收入分配也不会受太大影响。另一类是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人们没有预期到价格水平的上涨,就不会在交易过程中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这类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都存在显著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失衡的一种表现,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这种影响会由于通货膨胀的程度、程序时间、成因以及表现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会由于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而有所不同。

  1.通货膨胀对生产发展的破坏

  首先,通货膨胀使企业的各项专用基金贬值,从而使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难以进行。其次,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由于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往往快于产成品,从而会增加生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再次,通货膨胀解除了企业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的压力,使企业既不必用以降低成本的方式赢得市场,也不必用提高产品质量的各种措施来施压增强竞争力,这将不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最后,通货膨胀不利于促进生产者努力工作。生产者可以以物价上涨为由而要求涨工资,若得不到满足,将影响生产情绪,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通货膨胀扰乱流通的正常秩序

  首先,通货膨胀使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降不能真实反映商品供应关系的变化。失真的价格会使资源盲目流动组合,从而引起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次,通货膨胀使商品需求发生变化。在通货膨胀时期,为了保值和防止物价进一步上涨,人们会尽快把手中的货币换成商品,而较少考虑这种商品对自己是否必要。这种变态需求和抢购行为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商品供应更加短缺,进而会加剧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对分配具有破坏作用

  通货膨胀使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为防止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过度下降,进行阶段性的工资调整,但工资调整后物价又上涨,企业利润会相应增加,那些从利润中分取收入的人能额外增加收益,从而加剧社会的分配不公。持续的物价上涨使退休者的毕生储蓄不断贬值,破坏社会公正,还会诱发社会不安和道德危机。另外,虽然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征税,但事实上,这种“征税”的收入有限,且会导致财政支出大幅增加。

  4.通货膨胀对金融业的影响

  首先,对银行负债的影响。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资金,发生通货膨胀时,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实际利率下降,银行的利息负担会减轻。其次,对银行资产的影响。发生通货膨胀时,银行的实际利息收入会减少。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利率下降,这是不利于银行的。再次,通货膨胀会降低借款成本,从而诱发过度的资金需求,迫使金融机构不得不加强信贷配额管理,进而削弱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第四,由于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却有损于债权人,从而使正常的信用活动遭到破坏,使债券发行受阻,继而引发货币信用危机。第五,通货膨胀使货币符号的价值储藏职能丧失,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混乱,容易出现挤兑现象,有可能引起银行破产、倒闭,甚至引起政治危机等。

  由于通货膨胀,尤其是恶性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极大,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通货膨胀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治理往往会暂时以降低产生为代价,因为反通货膨胀的基本方法就是降低总需求的增长。政府可以运用的反通货膨胀的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汇率政策、外贸政策等。总体而言,治理通货膨胀可以采取一下两大类方法。

  1. 采取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或用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

  在政策上,可以通过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制造衰退程度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下降的速度,衰退幅度越大,通货膨胀率下降越快。在实践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即渐进主义政策和激进主义政策。不过激进主义政策会使通货膨胀迅速下降,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衰退。

  2.运用收入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影响实际因素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这是政府从控制总供给方面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这些实际因素包括工资与物价的控制、道德的劝说和改变预期。

  (1)收入政策

  其目的在于影响或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率。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发生通货膨胀时,工会和企业会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保持实际收入,使货币工资和价格轮番增长。这种增长威胁到他人的实际收入,因而导致更高的工资和价格。因此,需要采取收入政策来抑制货币工资和价格。

  (2)施加压力法

  政府可以编制物价和工资的指导线,希望工人和企业能够遵守。政府可通过一个杠杆,产生一种比求助人们道德诚实更强有力的力量。这一杠杆就是,政府可以不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来威胁那些不听劝告的企业。这种措施在特定时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3)预期改变论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作用也是劝说,因为中央银行要让每一个人都确信它对通货膨胀的立场。如果中央银行能够成功,那么它就打破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工资增长会降低,工资-物价螺旋也会被打破。中央银行的成功是不言自明的,既然通货膨胀预期被打破,那么就没有必要采取紧缩信贷政策,这种紧缩政策对产出和就业都有负面影响。

  由此,我们清楚的认识了通货膨胀,了解了通货膨胀的影响性及影响力度,也研究了应对通货膨胀基本方法。不过通货膨胀是面对着非常复杂的环境,所以在选择通货膨胀的应对手段上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一定要清楚了解此时经济环境中通货膨胀的起因和加入所选择应对手段后将会产生的反应。一定要在可调可控中进行,不然很容易照常经济社会的混乱且最后走到加深影响或使情况更加复杂,甚至是无法收拾。

7.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 扭曲商品相对价格,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促发泡沫经济乃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权基础。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8. 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的影响?

目前存在很多价格上涨因素,通货膨胀危险不可等闲视之,通货膨胀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成本推动通胀压力。本世纪以来,我国上游产品价格涨幅一直高于下游产品价格。由于各种原因,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产品传导受到阻碍。但当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累积到一定程度,传导必然发生,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胀。7月份一些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虽然较CPI低,但企业商品价格涨幅仍高于CPI因此仍需关注上游产品价格变化,防止成本推动价格全面上涨。 

第二,需求拉动通胀压力。我国的流动性过剩一直得不到缓解。货币供给过多,必然产生需求拉动型通胀。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均超过经济增速,虽然是好事,但在当前CPI涨幅加速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长超过经济增长,也会成为形成需求拉动型通胀的因素。 

第三,经济增速过高导致价格上涨。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速一直在10%以上,但这种增长是通过投资高速增长实现的。与此同时,经济结构问题却趋于恶化。在这样的状态下,过高的经济增长和过快的投资增长会成为通货膨胀的动因。近20年来,我国曾两度出现这样的高通货膨胀。 

第四,节能减排造成成本价格上升。“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单位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必须增加投入,必然形成生产成本上升。 

第五,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晌。近期,世界市场上在石油、谷物等重要商品价格呈上涨趋势的同时,美国次级债问题爆发,使得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强。这些因素,特别是某些重要商品的价格上涨趋势,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水平产生影响。 

以上通胀压力已在过去几年积累起来,必然会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即使猪肉价格平稳了,通胀也会找到其他表现途径。加上明年奥运会还会加强外部需求对国内价格的影晌,未来一段时间,总体价格水平必然升高。对于2008年可能出现的价格上涨,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宁可防其有,不可赌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