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刚经》感悟3篇(2)

2024-05-09

1. 读《金刚经》感悟3篇(2)

  读《金刚经》感悟篇三   
      在传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金刚经》被尊称为佛门的智慧之母,是佛教各大宗派的宗经宝典,诸法之母本,是般若类经典的总纲。《金刚经》在中国佛教和中国社会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金刚经》的广泛流传,与不少僧俗人士编写的各类《金刚经》感应  故事  有关,并成为中国民间社会劝善化导的重要形式。他们搜集各种信受奉持《金刚经》而获得功德报应的故事,将这些故事分类辑要,以证明尊奉《金刚经》有延寿、愈疾、登科、辟邪、脱难、如愿等效应,不仅强化了人们的佛教信仰,而且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止恶从善。譬如说教外人士编集的《太平广记》就是一种很好也很重要的例子。《太平广记》记叙了很多持诵《金刚经》幸免死罪、恢复自由、驱狐祛病等神奇故事。如《太平广记》卷一○二杜之亮条说:隋仁中杜为汉王谅参军,因谅谋反和其他僚属都被捕入狱,杜梦闻一僧曰:“汝但念诵《金刚经》,即此厄科度。”杜照办,后来这些人都被处死,但行刑名单上偏偏漏掉杜的姓名,接着遇赦得免。这类例子很多。疾病和死亡,本来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希望逢凶化吉、过安乐日子、死后有一个好的去处,是人类的共同愿望,而佛教通过与民俗信仰的结合,满足了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这就使得佛教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金刚经》简洁明快的般若智慧,使得它能够在中国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金刚经》的基本意义是说,以金刚般若的无坚不摧、无障不破的智慧对治一切虚妄执着,达到对实相的理解,得到解脱到达彼岸。《金刚经》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刚为最刚硬之物,百炼不销,能断万物,以此比喻大智慧,能断除人的贪欲恶习和种种颠倒虚妄之见;般若意思是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理智;波罗密是到彼岸的意思。
   
      怎样才能到彼岸呢?《金刚经》倡导了心无所作、离相无念、扫相破执的修行解脱实践。从知行关系的角度看,它要求每一个修行者把思维素质、思想情怀与修行实践、大乘菩萨行统一起来,以达成境、行、果的圆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渐修与顿悟在成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方可成就佛果。“众生度尽方成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乘精神体现了渐修和他度的重要作用,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精神和自性自度的解脱观强调了顿悟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的佛性思想中,虽大多主众生悉有佛性,但并不因此而忽略修行。相反,几乎所有宗派都主张必须借助于修行之缘因才能成佛。当然,对这一修行缘因,各家的解说是五花八门的,但大而言之,又可分顿悟和渐修二门。主顿悟者主要以理不可分为依据,倡悟不可有阶段之分;主渐修者以登峰造极,必起身平地,倡悟不能无阶渐之别,但细察二者思想,似亦并非互不相容。主顿悟实亦不全废渐修,只是认为豁然大悟之一刹那,不可有阶次之分;主渐修者亦不放弃其最终目标--大彻大悟,因而,顿悟与渐修之间实多有相通之处。
   
      其实,释迦牟尼的成佛过程就是一个顿悟不废渐修的典型。二千五百年前,这位王太子,可以说是竭尽了他的智慧,经过六年苦行之后,在一棵菩提树下,苦苦思索了七天七夜,终于豁然开朗,捕捉到灵感,拥有了大般若(大彻大悟)。佛陀的成就经过,与金刚经阐述的佛门大法,何其相似乃尔!如果释迦牟尼没有六年的苦修失败,没有七天七夜的苦思心修,就不可能有成正觉的大智慧,也就不可能悟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的般若真谛。
   
      渐修当然不仅要在形式上学理论、教义,诵经文,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修心静性,重在向心觅佛,不在向外求玄,所谓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唯有见取自性,才能直成佛道。根据佛教自身特点,渐修应包括学与修这一对范畴,修指修行或修持,狭义上指持戒诵咒、打坐行禅、修身养性,广义上指与佛教有关的一切事物都可纳入其中。禅宗在这方面是最为典型的,六祖慧能提倡担水劈柴皆是妙道,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所以,修的意思有很多种。就佛教层面而言,修与学是对立又统一的。学是对知识的吸收和教义理论的学习,其中包括世俗的学问和佛教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学要人怎样去从理论上了解人生的真谛,怎样掌握人生和社会的知识,培养教徒的理性信仰,建立正信。学是知识和理论,要靠修来验证,因此学离不开修。修是实践和行动,要靠学来指导,修就是要人去亲自实践解脱的  方法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培养教徒的感性信仰,不走邪路,因此修离不开学。学和修的关键是每个人自己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综观历史上的佛门大德、善知识和当今的佛门高僧,他们之所以能够众望所归,就是因为他们既有很高的修行,又有精深的学问。
   
      青原惟信禅师谈到自己的禅悟体验时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惟信大师见山三阶段的命题,形象地揭示了禅悟三阶段。他将此三阶段理解为未悟、初悟、彻悟三个阶段的见解,分别是:习禅之前的见解,习禅若干年有所契会时的见解,开悟时的见解。《金刚经》的三段论是:所谓x,即非x,是名x。如经文所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惟信的见山三阶段说和金刚经的三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由原我的素朴到自我的迷执,由自我的迷执到无我的初悟,由无我的初悟到真我的彻悟这样一个禅悟发生机制,充分体现了顿悟与渐修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紧密联系,没有渐修就没有顿悟,没有顿悟,渐修就达不成佛果。
   
      有人认为,学禅的人就好比登山者,山上代表智慧竭尽圆满的觉悟者,而山下则代表焦虑不安者。学禅的人所要做的是不断地往上爬,他们每爬高一阶,视野就愈加辽阔宽广,景色也是越来越亮丽清新,他们的生活素质、心灵境界也就更提升一些,他们对身旁周遭的人和所处的社会也会注入更高的关怀。也许一部分人,在短期内无法攀登到山顶,但是他们向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登山的比喻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渐修之于顿悟的重要性,顿悟乃渐修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
   
      顿渐的过程,自然须注重心性,逐步认识到所有现实现象都是虚妄不实的,那就能认识到宇宙的真实本质,体证如来实相。正如《金刚经》所说:“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以顿悟立说的禅宗而言,成佛的惟一法门是见性。对学人而言,持戒修禅的修行实践,重在向心觅佛,不在向外求玄,倡导于一切行住坐卧,常行于一直心的一行三味,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为宗纲,教示学人顿契见性。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坛经所说的迷人渐契,悟者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随意立顿渐之假名就是指只要能悟即心即佛之理,渐修也罢,顿得也罢,都是无关紧要之假名,从这个意义上说,顿渐又都称谓入道之妙谛。
   
      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处理渐修与顿悟的关系,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历史背景,时代特点等。俗语中有很多经典语句,都是渐修与顿悟的世俗化理解和阐释。比如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形象生动地说明人们为某一个既定目标孜孜不倦的追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言简意赅地表明了顿悟是在苦苦渐修之后的必然结果。“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顿悟与渐修之间相辅相成的很好见证。不断地学、修,不断地领悟,每一次小小的领悟之后达到一定的层次,然后渐修、渐悟,最后达到人生的大彻大悟,进入无上正等正觉的涅槃世界。

读《金刚经》感悟3篇(2)

2. 最新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4篇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
  《金刚经》作为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在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金刚经》是人类智慧的终极凝聚,是最为上乘的经文。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以浅显易明的解读及三十二首偈颂,对《金刚经》的主旨作出研究总结,其文深入浅出,得到读者的巨大共鸣。《金刚经》流传千年,社会上各种注释极多,整整一部经,始终围绕一主题,即“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均为性空幻有。此一说高屋建瓴,较为难懂,南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话,对经中疑难之处均作出详尽的解释剖析,从而揭开了《金刚经》的神秘面纱。


  南师讲到,早在佛陀在世时,便告诉众弟子,在宇宙虚空中,像太阳系统一样的世界,是无量数、不可知、不可量,如恒河沙一样多。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宇宙中类似于太阳系、银河系的星系、星团,确实浩渺无数,不可度量。而我们人类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大可忽略不计,人类认为十分强大的烦恼牵缠在宇宙中看来,是那样地微不足道。佛的境界不同于普通人的境界,不是因其有多强的神奇法力,只是看问题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换言之,佛法不是什么奥妙理论,只是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为基,教给众人一些想开问题的方法,以便于使人平静应对各种现象,而不至于陷入思维的怪圈中受到来源于自己心理上的打击或伤害。

3. 读《金刚经》有感

 我们其实很容易理解这样一个观点:世间万物各有不同,就如一朵花与一棵树,一只鹿和一条鱼。为了更好地理解自身以及周围的世界,我们学会了对比,学会了分门别类,也学会了逻辑思考。人类变得更聪明了,对世界的了解也更深入了,可是人们的困惑也越来越多,内心也越来越迷茫。高速发展的人类文明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内心的平静,于是人们开始寻找人生的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都不能从现代文明中找到答案。
  也许正是在这种终极意义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乔答摩.悉达多舍弃了王位,成为一个苦行者,以寻求他的答案。他参访了许多名师,修炼了各种苦行,一直到六年后的一天晚上,他坐在尼连禅河边佛陀伽耶的菩提树下,乔答摩.悉达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此后,人们称呼他为释迦牟尼,也叫他佛陀。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所说亦不过“缘起”、“性空”四字。佛陀否认了神灵,否认了永恒不灭,以“缘起”来看这个世界。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在这种视角里,万物的不同由“性空”统一,一切相对都被消弭,天与地齐,山与海平,留下的是万法归一的和谐。
  这种全新的视角,用哲学视角命名都略显苍白,如果可以,我想可以用智慧勉强称呼。需要说明的是,智慧和聪明是两种东西。
  聪明是了解外部世界的能力,了解的对象往往是具体的形而下的事物,我们称之为知识。这样的知识,学习起来永无尽头,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对于知识,与其说需要证悟,倒不如说需要学习,而学习的基础是对比性的逻辑思维。 
   
   

读《金刚经》有感

4. 读《金刚经》有感

读《金刚经》有感
    
    
    终于把金刚经读完了,虽然非常的短,但是竟然读了几个月才看完,因为里面的每一句偈子都会引发无限的联想,都会颠覆认知。所以读的是相当的慢。而读完以后才发现,这部金刚经什么都没有说。
    
    一说佛经好像都是看什么归隐,出家,脱离世俗,头顶放光,能保佑发财长寿有福啥的,这都是住像,是不对的。都是后来的懒人避世编出来的理由,断章取义,牵强附会。
    
    佛经其实是讲的积极的入世,在积极入世的时候心里要顺其自然,通透。不要去拜佛住像,要积极的工作学习,为人民服务,多干活多劳动,不要老想着自己,诸善奉行,诸恶勿做。积极进取,吸收正能量,不要懒惰逃避。金刚经讲的就是这些。
    
    佛祖喜欢坐在莲花上就说明一切,为何是莲花,不是云朵。因为莲花就是生长在最黑暗最肮脏的地方,就是积极入世,虽然身处世间但是心地纯洁通透。大隐隐于市。并不是让你出家避世。那是逃避,不是修行。整个金刚经没有讲一个字的避世出家,空什么的。
    
    修行就是努力工作,为人民服务而不在乎回报。
    
    那些所谓的空,悟空,打坐,出家归隐啥的,好像都在谈论一个空字,但是整个金刚经没有说一个空字,后面的那些解释都是人类根据自己的臆测加上去的。所谓我眼本名,因师故瞎。其实金刚经里面佛祖讲的都是很朴实的基础科学。
    
    为何讲的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证伪。而佛祖不断在金刚经里面证伪,他没有说一句关于空或有的事情,自始至终都在讲一个事情,那就是你所看到的空和有,所有的东西,都不是恒定的,都是变化的,只是暂时名字称之为这个东西那个东西。你所看到的这个东西只是这个东西的一部分,是其中一个片段。如同盲人摸象,以人类的语言和认知是无法描述任何一个完整的物体的,都是只能描述它的一个片段。他和须菩提的问答都是围绕这个展开的,是推翻了所有片面的认知的东西。就是在不断的证伪。
    
    就像我们在黄河边上看黄河。我们看到的是河水,而感悟到四维空间的佛祖看到的是整个河流从源头到大海再蒸发成云雨汇聚成河流的整个过程。我们看到一个人,只能看这个人这一刻的形象。而不受三维时间限制的佛祖看到的是这个人从生到死,从前世到来生的一整个循环。因为四维空间就是时间轴,我们只能观测到三维的物体,无法观测到四维的时间,因此只能看到三维空间的一个片段,我们上一秒看到的河流,下一秒已经流过去了,而面前的是刚刚流过的新的水流。过去的河流无法再看到,没有流过来的也看不到,面前的也留不住。过去不可得,未来不可得,现在不可得。
    
    就像水,佛祖说水不是水,是名为水。这是在证伪。后来我想明白了。就是这样。以科学和人类的语言来形容水,在河里的叫河,同样的东西进入大海叫海,蒸发后叫水蒸气,凝结在海面上叫雾,升腾到空中叫云,凝结成水滴叫雨,冻成固体后叫雪,落到山上压实后叫冰,融化后叫水。水大了叫洪,水小了叫溪,汇聚后成河,又是一个循环。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只不过位置的不同名称不同,所以没法用一个名词来完整的描述水。所有关于水的名词都不是描述水这个东西,而是描述这个水不同位置大小的一个状态。所以说水这个东西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当前你观测到的一个状态的名称。是它的一个片段。也不是没有,只是在不断的变化,没有恒定的时候。看起来很难理解,但是佛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把水换成人呢,什么是我,我是什么,身体是我么。不是,你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代表你,你的头发你能说是你么。比如你把头发剪了放在单位上,说这是你在上班,老板同意不。只能说是你的头发,你的手,你的脚,你的腿,你的腰,包括你整个身体也不是你。只是你的身体。你现在这一刻的身体的名称,和你小时候的身体从分子到原子全都换了,每七年全部细胞都会换一遍。你的意识是你么,也不是,小时候你的想法和认知和长大后完全不一样,那么意识已经完全变了,并不是一个。上一秒和下一秒不一样,中奖前和中奖后不一样。恋爱前和失恋后不一样。你看到这篇文章之前和看完之后不一样。所以现在的我不是我 ,只是暂时名为我,现在的我是我的一个片段。佛祖说的是这个意思。
    
    而且人的一生只是漫长轮回循环中的一个片段,并不是一个片段所能概括的,所谓人生苦短是片面的,狭义的。就像一个无限循环的电影,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是由无数个人生组合起来的一个大循环,这个大循环就是轮回,有苦有乐,有富有贫,总体平衡。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应,总体是均衡的,能量守恒的。所谓脱离轮回就是脱离这个循环,其实也不是物理上的脱离,而是明白这个事情,看到这个循环或领悟到这是一个循环,目前是身处循环中,这时候就已经脱离轮回了。也就是说,当你观测或领悟到到这个完整的漩涡的时候,肯定就是身在漩涡外了。就像那句诗里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你完整的看到这座山的时候,肯定就是身在山外了。当你领悟到这是一座山的时候,你的心已经在山外了,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吧。

5. 读《金刚经》有感

在我们生活中,总有许许多多的烦恼与忧愁困扰着我们,使我们有时纠结,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有的人因此而失眠;有的人因此而郁郁寡欢;有的人因此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
  
                                          
 1
  
 近来我喜欢读《金刚经》,心中有所感悟。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云何降伏其心?这句话就是这部《金刚经》的忠旨所在。
  
 在我们生活中,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
  
  
 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心清静?
  
  
 这个问题的解答,就是《金刚经》的主旨。
  
  
 佛法说:一切唯心造。
  
  
 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世界。
  
  
 早上起来,看着晨曦中美丽的风景,心情大好。就是路边的花花草草,小动物的鸣叫也觉得非常动听,一个亲切的问侯和打招呼也觉得暖心。
  
  
 如果心态不好,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会使你郁郁寡欢,感到焦躁不安,甚至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最终还是苦了自己,自己因此而陷入黑暗中,永远无法见到阳光。
  
  
 心态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的苦乐,拥有健康的心境,是快乐幸福的根本。
  
                                          
 2
  
 《金刚经》中还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一切有可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烦恼,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欲望。
  
  
 即使欲望暂时实现了,又生怕会失去或者又有更大的欲望。
  
  
 因此,我们的身心永远在苦恼中沉浮,永远无出头之日。
  
  
 所谓的得与失都是相对的,是我们自己一个人的感觉。喜欢与别人比较,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痛苦万分。
  
  
 自己好不容易有了工作了,却觉得自己的工作辛苦而且比别人赚得少。有房子了,就觉得自己的房比别人的房子小;有车了,就觉得自己的车比别人差……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心中的欲望所致。
  
  
 其实只要心简单了,一切就快乐了。
  
  
 房间再大也只是遮风挡雨,床铺再多也只要三尺之宽;车子再好也只是代步而已。我们每个人赤条条来,最后也是赤条条去。没有带来什么,也没有带走什么。
  
  
 就如《金刚经》里说的: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来来回回,来来往往,都是必然的事实。但只要我们懂得不强求,心简单了,人就快乐,清澈了。
  
                                          
 3
  
  
 《金刚经》中: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布施就是奉献。
  
  
 世界上懂得奉献的人,是最富有的人。
  
  
 当我们内心深处有奉献的念头,那么我们就会感到正能量满满的,内心充满希望,充满了爱。
  
  
 像这些天,因为我内心有这个念头,所以我会有这样的行动。我会多跟别人说一声:谢谢!会尽量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会给他人一声关怀,一句问侯。这样我自己也感到非常快乐,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人们往往贪图别人给予自己的,这其实是最贫穷的想法,一个善心也是奉献,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声关怀。都是奉献。
  
  
 《聊斋志异》第一篇《考城隍》中:有心为善,其善不赏。
  
                                          
 有时候,我们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一切都会越来越顺利。能懂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读《金刚经》有感

6. 研读《金刚经》的心得

最近这几天在作《金刚经》的课件,在这过程中确实给了自己很多的思考。记得在四五个月前师父发来窥基大师的《金刚般若论会释》,说里面的有些断句不明确,叫我试着边阅读边纠正断句。在这之前我没有读过此论释,所以对我而言,是有一定的高难度,但是我还是很认真地阅读并断句。三卷的《金刚般若论会释》我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阅读并断句完毕。虽然断句还是不尽满意,但这件事算是完成搁下了,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去阅读校对第二遍。
  
  
  
  
 由于在一个月前,我在做《大乘五蕴论》的课件。心想这个课程结束,要做《大乘百法明门论》的课件,还有与唯识相关的其他论的课件,就当是自己给自己一个重温学习,清理思路。直到一周前,师父说你可以试着做一下《金刚经》的课件,参考窥基大师的《金刚般若论会释》。做课件这难不到我,但是要是直接以窥基大师的《金刚般若论会释》,这就太难,因为《金刚般若论会释》太艰涩难懂了,假如不阅读无著菩萨的《金刚般若论》对照着会释,根本就读不懂会释。其实我知道师父就是想让我自己学会独立思考与调伏自心的烦恼。但是我是一个很较真的人,于是也就认真地做《金刚经》的课件。虽然金刚经的经文读诵的很熟悉,但是里面的深意还是没有领会。自从去寺院到出家,最早接触的经典就是《金刚经》,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至今快二十年的无间断地读诵金刚经,可是从来没有好好地去看有关《金刚经》方面的注解,论疏等古大德们的著作。也没有好好地思维经义,每天就是快速读诵一边当功课来完成应付,没有想到如何应用《金刚经》里的法义在现实的生活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
  
  
  
 这次是因为要做课件的原因,就自己去看有关《金刚经》的论著以及注解,觉得还是无著菩萨著的《金刚般若论》比较好,于是就采用无著论师的《金刚般若论》来解释《金刚经》中的甚深法义。《金刚经》有七种译本,自古以来《金刚经》有上百家大德们的注解论疏等,之前一直读诵的是罗什大师翻译的流通版,对于其余六种的译本没有阅读过,以及其相关的注解论疏等。但是有听过几位法师讲的《金刚经》视音频。所以这次也乗此机会,把其余的六种译本也读诵一遍。其中觉得除了罗什大师翻译的读诵起来比较顺口,其次是菩提流支的译本,读诵起来最难的是三藏笈多的译本。但是无著大师的《金刚般若论》就是三藏笈多尊者翻译的。虽然无著论中的经文解释不是罗什大师的译本,但是内容大同小异,于是就以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金刚经》译本,以及无著大师的《金刚般若论》来做课件。
  
  
  
 师父说:“学习佛法,关键在于悟。如果不能领悟经中所说的真正义理,就不能对治烦恼,调伏自心。那这样的话,你所学习的就不是佛法,而是一些法相名词,一些佛学知识而已,这样不仅没有力量对治烦恼,反而增长我执知见。”
  
 佛法重要的是以智慧为主,只有智慧才能断除烦恼。如果没有把佛法转为纠正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遇到对境时,没有智慧,内心中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治烦恼。足够的力量就是通过闻思修三学,生起正知正念,在修学中点点滴滴去培养这样的力量,就可以有效地对治烦恼。我想这是师父为何让我做《金刚经》的课件,是希望我能够独立思考,不仅学习教理,也要注重实践;把所学习的应用在生活中,应用在接人待物中;佛法即是生活,生活不离佛法,做一个内心有力量的行者。

7. 《金刚经》观后感

[《金刚经》观后感]承蒙因缘,得金刚经一份,感触颇多,《金刚经》观后感。自古以来,无数文典著作及一切贤圣僧所述教义。而现世机缘已熟,务必当下顿悟。《金刚经》以长老须菩提和世尊相互问答的形式形成,须菩提即是我们所熟识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金刚经》所述,无一不是空。我,即是非我,是名我法,即是无法,是名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皆是梦幻泡影,无所有,无所住。第二十五品:莫作如是念:我当度众生。听者受之,想必心生欢喜。但佛不会这样说。度众生,实无有众生可度。度这字眼,实际上就是自救。听不懂,不相信,迷信,无科学根据,纯属揣测,好吧。就说说看的见,摸的着的神农时代的《连山易》、黄帝时代的《归藏易》,有人说已遗失,绝传,真是如此吗?实则还有没有,在现今,如:医药、堪舆还有道家这方面的东西,都来自〈连山〉〈归藏〉两种易学的结合。〈周易〉更为人熟知。此皆是自古贤圣的文化智慧结晶。它们的玄就在于对过去、现在、未来吉凶的测度,有什么科学能如此之伟大和奥妙,以上所例,无一不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努力、我们的争取、我们的所得、我们的失去,哪怕掉一根头发,少吃一粒米,这一切冥冥中已有安排。我这所述,不是让大家抛下所有,如如不动,观后感《《金刚经》观后感》。我所述,是将我所理解,希望得到大家共鸣的不是绝情、不是绝义,而是祈望大家能将财、色、名、食、利看的淡薄。生活当然需要继续,而一昧追求物质享受,丧失仁义和道德则不可取。如果你说你愿意,你觉的追求这些物质享受很开心、快乐、自由、幸福,那么我无话可说。如果你说你觉悟了,你觉的这样并不开心、快乐、自由、幸福,那么现在是你所做决定的时候了。决定什么?决定互爱!决定从善!决定以老子〈道德经〉为人生准则。好笑吧.如果你觉的开心、自由、幸福,我也心安。  〔《金刚经》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金刚经》观后感

8. 金刚经读后感

来源:谦慧居士 慧能大师与佛结缘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慧能本来是一个不识字的砍柴樵夫。在一次给人送柴回家的路上,听人读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意中触动了机缘,从此慧能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 《金刚经》中的禅学智慧很多,但主要宗旨是讲“空”的哲理。提出了“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 无相就是破除一切相,不住一切相,把虚妄的假相打破。才能不被外境所迷惑,认识到自心的本来面貌。 无我就是打破我执,认识到“我”的空性,我本无我,四大假合。 无住就是于法无所住,,无论善恶,一切事情都是过眼云烟,都不能放在心中,如果执著于色,身,香,味,触,法之上生意念,就要受到六尘所蒙蔽。金刚般若就是无所执,无所得的妙智慧。 《金刚经》不但破除了文字和言教,“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所谓佛法,决不是能够用语言说出来的法,也并没有一个什么法是最上乘的法,因此,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金刚经》用“筏喻”来破除对法的执著;人渡河必须要靠舟筏,但渡到对岸以后,如果还舍不得扔下舟筏,那就是执著于法。 禅宗以修心为主,而《金刚经》中修行的根本也在修心,一切问题都围绕“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展开,而且《金刚经》认为,众生自心本来是清净的,《金刚经》破除了诸相,把修行的根本落在“无所住而生其心”上,只要做到了,无住生心,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随缘自在,就可以扫除一切虚妄。达到触处皆春的境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