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贷资金理论侧重哪几个方面来论述利率的决定问题

2024-05-18

1. 可贷资金理论侧重哪几个方面来论述利率的决定问题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肯定储蓄和投资的交互作用是对的,但完全忽视货币因素是不当的,尤其在目前金融资产量相当庞大的今天;凯恩斯指出了货币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是可取的,但完全否定实质性因素是错误的。可贷资金理论试图在古典利率理论的框架内,将货币供求变动等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以完善利率决定理论。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借贷资金的价格取决于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摘要】
可贷资金理论侧重哪几个方面来论述利率的决定问题【提问】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肯定储蓄和投资的交互作用是对的,但完全忽视货币因素是不当的,尤其在目前金融资产量相当庞大的今天;凯恩斯指出了货币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是可取的,但完全否定实质性因素是错误的。可贷资金理论试图在古典利率理论的框架内,将货币供求变动等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以完善利率决定理论。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借贷资金的价格取决于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回答】
亲,如果您没有别的疑问了,麻烦您给我赞噢,谢谢[比心]【回答】

可贷资金理论侧重哪几个方面来论述利率的决定问题

2. 在可贷资金理论里,为什么预期利率上涨,就会有债券供给增加!

只要你理解这一句话逻辑关系问题就不会很难理解了,预期(未来)利率上涨的话的确是会使得预期(未来)借款成本上升,但是现在的利率还没有上升。
对于债券来说很多时候都是采用固定票面利率的方式发行的(当然也有浮动票面利率的,但受到影响程度并不完全相同),而对于固定票面利率来说在发行时就会确定该债券的票面利率,在债券存续期间债券票面利率一般不会变更(附有可回售选择权的债券除外,一般这种附有可回售选择权的债券都会在回售前附带调整债券票面利率,而这种调整债券票面利率一般不调低债券面票面利率,一般作用是防止市场利率高于债券票面利率时所引起的回售情况,但一般情况下回售时债券所剩余的存续期已经缩减了不少,就算需要调高票面利率,一般不会出现调整很多的情况,这可以起到一定降低债券整体票面利率的作用,原因没有这个附带条款,由于时间较长,风险自然会相应增加,市场所要求的对该债券收益率也会有所上升),也就是说在债券发行时债券票面利率在一定时期内会被锁定,也可以理解成借款成本在债券发行时被锁定。
由于预期利率在未来将会上涨,对于资金需求方来说,也就是债券供给方来说,当然是愿意以更低的成本借到资金,故此会在现在利率未上涨前增加债券供给。
可能说到这里你可能会产生疑问,既然未来利率会上涨,买债券的人的意欲会降低,就算债券供给增加了,也未必能卖得出去,而实际中也可能会存在这种情况,故此很多时候是通过债券供给方作出一定的“让利”,即稍微调高一点债券票面利率来吸引债券投资者。

3. 可贷资金理论的影响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可贷资金理论中的利率因素作为经济杠杆,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宏观方面,利率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调节投资以及调节社会总供求;在微观方面,利率能够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诱发和引导人们的储蓄行为,引导人们选择金融资产。其具体表现如下:利率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消费和储蓄为此消彼长的关系,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率会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利率上升,收入用于消费的机会成本上升,用于储蓄的收益会上升,从而会促使消费减少储蓄增加。因而,利率变动可以起到调节社会一定时期聚集资金量的作用。利率对投资的影响对投资者而言,利率反映他们融资的成本,利率上升,成本上升,收益下降。因此,利率变动与投资需求变动成反方向,从而调节一定时期投资量的大小。此外,在存在客观市场利率的情况下,利率会引导资金投向资本边际效率相对高的项目或企业,从而起到激励微观主体提高效率,有效配置资金和资源的作用。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当利率过低,过度刺激投资时,一旦投资大于储蓄会引起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经济失衡现象,导致物价上升。反之,提高利率会引起储蓄上升,投资下降,进而调节供求,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利率与金融机构利率的变动会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以求在利率变动的情况下增加收益或控制成本。这种影响使中央银行利用利率影响信贷量和流向进而调控宏观经济成为可能。利率与对外经济活动在开放经济中,利率会通过一国与国外的经济交往活动影响一国对外经济活动。首先,在对外贸易方面,如果上调利率将抑制投资,进而导致国民收入减少,边际进口倾向相应下降,反之亦然。其次,在资本国际流动方面,如果上调利率,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套利交易者投资于该国,反之亦然。

可贷资金理论的影响

4. 强调可贷资金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因为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所决定的利率是市场利率,而由储蓄和投资所决定的利率为自然利率,若自然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即当市场利率为re,而由储蓄曲线S'和投资曲线I所决定的自然利率为ro时,则发生超额储蓄ab。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同时兼顾了货币因素和实际因素,以及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
二、可贷资金利率的决定

按照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应与需求的均衡点,故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S(r)+ΔM=I(r)+ΔH(r)(17-4)

在上式中,除ΔM外,其他因素均为利率的函数。当可贷资金的供应等于需求时,就决定了均衡利率水平。如图17-3所示:

图17-3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在图17-3中,可贷资金的供应曲线S(r)+ΔM为S(r)曲线与ΔM曲线的水平距离之和,而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I(r)+ΔH(r)则为I(r)曲线与ΔH(r)曲线的水平距离之和。由可贷资金的供应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E所决定的利率re即为均衡利率。从图17-3中可看出,可贷资金供应与需求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均会导致利率的变动,如储蓄或货币供应量增加,而其他因素不变,利率会下跌;若投资或窖藏增加则导致利率上升。

根据可贷资金理论,从长期的或从整个经济的角度来看,使可贷资金的供求相等的利率水平,也必然会使储蓄和投资相等。因为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所决定的利率是市场利率,而由储蓄和投资所决定的利率为自然利率,若自然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即当市场利率为re,而由储蓄曲线S'(r)和投资曲线I(r)所决定的自然利率为ro时,则发生超额储蓄ab。这就会使投资减少,从而使产量和收入减少,结果使储蓄减少,S曲线向左移动,而使自然利率上升,最终与市场利率相一致;反之,若由储蓄和投资所决定的自然利率高于市场利率,则发生超额投资,使产量和收入增加,结果使储蓄增加,S曲线向右移动,使自然利率下降,最终与市场利率相一致,并使储蓄和投资达到均衡。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同时兼顾了货币因素和实际因素,以及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它的缺点是忽视了收入和利率的相互作用。

5.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

该理论试图在利率决定问题上把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完善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肯定储蓄和投资的交互作用是对的,但完全忽视货币因素是不当的,尤其在目前金融资产量相当庞大的今天;凯恩斯指出了货币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是可取的,但完全否定实质性因素是错误的。可贷资金理论试图在古典利率理论的框架内,将货币供求变动等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以完善利率决定理论。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借贷资金的价格取决于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
假定我们考察的是一个封闭经济体,并且在这个封闭经济体中不存在政府。在这样假定下,可借贷资金的供给包括:(1)家庭、企业的实际储蓄,它随利率的上升而上升;(2)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量。
可借贷资金的需求包括:(1)购买实物资产的投资者的实际资金需求,它随着利率的上升而下降;(2)家庭和企业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即为了增加其实际货币持有量而借款或少存款。需要注意的是,可贷资金理论中的可借贷资金的供给和可借贷资金的需求均是流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这里所谓家庭、企业的实际储蓄类似于古典学派储蓄投资理论中的储蓄的含义,指的是他们手中计划不用于消费部分的货币量,即计划储蓄。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额类似于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中的货币供给量的含义,指的是银行体系决定的通过信用创造的当期新增的货币供给量,这是一个外生变量。
可贷资金理论所谓同时考虑实质因素和货币因素的思想充分的体现在了其将整个社会的可借贷资金的供给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家庭、企业当期愿意储蓄的部分(实质部分)和银行体系决定的当期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部分(货币因素)。因此,可贷资金理论比较完整的描述了社会经济中可借贷资金的来源。购买实物资产的投资者的实际资金需求类似于储蓄投资理论中的投资,指的是实际的计划投资(实质因素);家庭和企业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类似于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中的货币需求含义(货币因素)。同样,这种划分也体现出可贷资金理论力图把古典学派利率决定理论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相统一的思想。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

6. 宏观经济学关于"可贷资金的供给"的一个问题。可贷资金供给包括老百姓存款与参与金融机构的资金。。。

这个利率是市场浮动利率。它的降低,由社会投资总需求的降低(或者说增量不如可供贷款增量大)引起的。投资降低(或者增速降低),对GDP是减速效应。
资金总量=货币存量*准备金率的倒数*货币流通速度。所以资金总量实际上是动态的变化的。当投资不旺,利率下跌,实际上社会的资金总量是缩小的。

7. 可贷资金理论的诞生背景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和货币数量决定利率水平的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遭到了瑞典学派的俄林和凯恩斯早年在剑桥大学任教时的学生罗勃逊的批评,俄林和罗勃逊提出了“可贷资金理论”。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放弃了对储蓄和投资关系对利率影响的考究,将利率定义为货币政策下投资者对货币需求的偏好性产生的一项货币指标,即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如果人们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偏好弱时,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单一在货币政策和利率而言,其理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涉及到古典利率理论中储蓄和投资时,就会出现“流动性陷阱”------凯恩斯在指出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的情况下,进一步说明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趋于无穷小。因为此时的债券价格几乎达到了最高点,只要利率小有回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债券购买就会有亏损的极大风险。于是,不管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有多大,人们都将持有货币,而不买进债券,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利率也不会下降。这一点无疑有悖实际投资,另外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抛却储蓄和投资的研究,也无益于投资者将利率作为投资参考的可用性。

可贷资金理论的诞生背景

8. 可贷资金理论的评价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