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管理案例

2024-05-08

1. 财务风险管理案例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成因
  1.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多样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而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决策都存在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家长制、一言堂的工作作风在企业的管理中仍然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很多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二、解决方案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安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我们只能采取尽可能的措施,将其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1.化解筹资风险的主要措施。当企业的经营业务发生资金不足的困难时,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或银行借款等方式来筹集所需资本。一般来说,发行股票是风险最低的筹资方式。发行股票所筹措的资本成为企业可长期使用的权益资本,不需要到期偿还,因而不会发生到期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但发行的股票如果不能上市,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则其筹资对象比较狭窄。而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虽然筹资面广,但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发达,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能上市发行股票,因而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也比较有限;如果企业采取发行债券的方式筹资,除了要考虑到期是否能够有能力偿还的情况外,还应考虑利率风险的因素。一般地,公司债券的利率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利率安排。当市场利率较为稳定时,利率风险相对较小,而当市场利率波动较为剧烈时,由利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便成为企业在筹资决策中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为降低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企业可利用金融市场上的各类金融衍生工具来锁定利率,如订立利率互换协议、套期保值、期货交易等。如果预期是确定的,则可在预期利率上升时采用固定利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资,而在预期是不确定时,则可在预期利率上升时采用固定利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资,而在预期利率将会下降时,采用浮动利率来安排债券的发行。银行借款也同样应该考虑到利率变动的因素,因而其实际操作与债券相类似。

  2.化解投资风险的主要措施。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投资风险主要应该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来降低。一般来说,投资期越长,风险就大,因此企业应该尽量选择短期投资。而在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应该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选择若干种股票组成投资组合,通过组合中风险的相互抵消来降低风险。在对股票投资进行风险分析中,可以采用β系数的分析方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不同证券组合的风险。β系数小于1,说明它的风险小于整个市场的平均风险,因而是风险较小的投资对象。

  3.化解汇率风险的主要措施。(1)选择恰当合同货币。在有关对外贸易和借贷等经济交易中,选择何种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直接关系到交易主体是否将承担汇率风险。为了避免汇率风险,企业应该争取使用本国货币作为合同货币,在出品、资本输出时使用硬通货,而在进口、资本输入时使用软通货。同时在合同中加列保值条款等措施。(2)通过在金融市场进行保值操作。主要方法有现汇交易、期货交易、期汇交易、期权交易、借款与投资、利率—货币互换、外币票据贴现等。(3)对于经济主体在资产负债表会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折算风险,一般是实行资产负债表保值来化解。这种方法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各种功能货币表示的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的数额相等,从而使其折算风险头寸为零,只有这样,汇率变动才不致带来折算上的损失。(4)经营多样化。即在国际范围内分散其销售、生产地及原材料来源地,通过国际经营的多样化,当汇率出现变化时,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生产、销售和成本的变化趋利避害,增加在汇率变化有利的分支机构的生产,而减少汇率变化不利的分支机构的生产。(5)财务多样化。即在多个金融市场以多种货币寻求资金的来源和资金去向,实行筹资多样化和投资多样化,这样在有的外币贬值,有的外币升值的情况下,公司就可以使绝大部分的外汇风险相互抵消,从而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4.化解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措施。企业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目的是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应该确定最优的现金持有量、最佳的库存量以及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等。我们都很清楚持有现金有一个时间成本的问题,手中持有现金过多,显然会由于较高的资金占用而失去其他的获利机会,而持有现金太少,又会面临资金不能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风险。因此企业应该确定一个最优的现金持有量,从而在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5.化解经营风险的主要措施。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越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越确定,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因此企业在确定生产何种产品时,应先对产品市场做好调研,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销售价格是产品销售收入的决定因素之一,销售价格越稳定,销售收入就越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越稳定,经营风险也就越小。

  三、案例

  案例背景1982年9月,美国芝加哥地区发生有人服用含氰化物的泰诺药片中毒死亡的严重事故,一开始死亡人数只是3人,后来却传说全美各地死亡人数高达250人。其影响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调查显示有94%的消费者知道泰诺中毒事件。

  案例点评这是一个在制药行业发生的危机事件,也是一个在危机发生时,企业成功处理危机的典型案例。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强生泰诺事件。

  1.危机的产生和蔓延

  强生是一个著名的药品公司,泰诺是强生公司的一种药品。出事之后新闻媒体立刻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立刻将整个事件置于公众的目光之下。开始时因为服药死亡的人数是3人,后来传言全美死亡人数是250人。其实这其中有很多人是假冒受害者,为了诈保或者获取强生的赔偿而将死亡责任归于服用泰诺片。

  2.事实是什么——危机解决的出发点

  事件发生以后,在首席执行官吉姆·博克的领导下,强生公司迅速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化解危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寻找问题的根源。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因服用泰诺而死亡的人数只有7人,远不是社会上传说的有250人之多。

  3.面对事实,如何赢得公众的信任——危机解决的艺术

  尽管面对确凿的数据,强生公司仅需承担有限的责任,但是产生了形象危机。强生公司按照公司最高危机方案处理原则着手处理此事。按照公众利益至上原则,不惜花巨资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各大药店收回所有数百万瓶的泰诺片,并花50万美元向有关医生、医院和经销商发出警告,通知他们泰诺中毒事件。这些措施一步步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

  4.化危机为商机——危机解决的智慧

  当药品污染的原因查明之后,强生进行停业整顿时,正好美国政府和芝加哥等当地政府开始制定新的药品安全法,要求药品生产企业采用无污染包装。强生公司率先响应新规定。这样就在价值12亿美元的止痛片市场上挤走了它的竞争对手,仅用5个月的时间就夺回了原市场份额的70%,并以更好、更新的形象重新面对公众,赢得了公众信任。

  5.总结

  强生在危机管理中高超的技巧是什么呢?一个是公众利益至上原则,一个是快速反应原则。公众利益至上原则,其实是对企业存在本质的一种解读;而快速反应原则实际上依赖于危机事前管理的预防原则,成立危机处理小组未雨绸缪。

财务风险管理案例

2. 求一则关于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方面失败的案例

●中信泰富"豪赌"酿成巨大亏空
  风险类型:市场风险
  代表企业:中信泰富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出盈利预警,称公司为减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而引致亏损,实际已亏损8.07亿港元。至10月17日,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的亏损为147亿港元。换言之,相关外汇合约导致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总额为155.07亿港元。
  事件发生后,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和财务总监周志贤辞去董事职务,香港证监会和香港交易所对中信泰富进行调查,范鸿龄离任港交所董事、证监会收购及合并委员会主席、收购上诉委员会和提名委员、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主席,直至调查终止,中信集团高层人士对中信泰富在外汇衍生品交易中巨亏逾105亿港元极为不满,认为荣智健应对监管疏忽承担责任,对中信泰富董事会讲可能进行大改组。
  而中信泰富的母公司中信集团也因此受影响。全球最大的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中信集团的长期外币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从Baa1下调到Baa2,基础信用风险评估登记从11下调到12;标准普尔将中信集团的信用评级下调至BBB-待调名单;各大投行也纷纷大削中信泰富的目标价。摩根大通将中信泰富评级由"增持"降至"减持",目标价削72%至10港元; 花旗银行将中信泰富评级降到"沽出",目标价大削76%至6.66港元;高盛将其降级为"卖出",目标价大削60%至12.5港元;美林维持中信泰富跑输大市评级,目标价削57%到10.9港元。
  除此之外,中信泰富的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一家香港红筹股资金运用部总经理表示:"此事对于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群体形象破坏极大,对于我们也是敲了一记警钟。"
  没有遵守远期合约风险对冲政策
  据了解,这起外汇杠杆交易可能是因为澳元的走高而引起的。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名为SINO-IRON的铁矿项目,该项目是西澳最大的磁铁矿项目。这个项目总投资约42亿美元,很多设备和投入都必须以澳元来支付。整个投资项目的资本开支,除目前的16亿澳元之外,在项目进行的25年期内,还将在全面营运的每年度投入至少10亿澳元,为了减低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因此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
  为对冲澳元升值影响,签订3份Accumulator式的杠杆式合约,对冲澳元及人民币升值影响,其中美元合约占绝大部分。按上述合约,中信泰富须接取的最高现金额为94.4亿澳元。
  但问题在于,这种合约的风险和收益完全不对等。所签合约中最高利润只有5150万美元,但亏损则无底。合约规定,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当达到这一利润水平时,合约自动终止。所以在澳元兑美元(0.6305,-0.0127,-1.97%)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赚取差价,但如果该汇率低于0.87,却没有自动终止协议,中信泰富必须不断以高汇率接盘,理论上亏损可以无限大。
  另外,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本质上属于高风险金融交易,中信泰富对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的风险评估不足。
  将中信泰富一步步推向崖下的是一款以澳元累计目标的杠杆外汇合约,即变种Accumulator(累计股票期权)。
  内部监控失效
  授权审批控制失效。中信泰富2008年10月20日宣布,由于发生了上述外汇风险事件,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和财务总监周志贤已辞去董事职务,10月20日起生效。莫伟龙于同日起获委任为集团财务董事。荣智健表示,上述合约的操作者对潜在的最大风险没有正确评估,相关责任人亦没有遵守公司的对冲保值规定,在交易前甚至没得到公司主席的授权。此外,持有中信泰富29%股权的母公司--中国中信集团,同意为其安排15亿美元备用信贷,利息和抵押品方面按一般商业条件进行。
  信息披露的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对外信息披露制度对重大信息的范围、内容、投资者利益等存在缺陷,发现问题6个星期之后才对外公布,做法令人惊讶,显示出其内部监管存在漏洞,并且质疑中信泰富实际负责公司财务的并非是已经辞职的张立宪和周志贤,而是公司主席荣智健的女儿荣明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认为,"证券法"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是准确、及时、全面,其中"及时"最难做到。他分析说,中信泰富所做炒汇行为和其主业不同,属于非正常交易。既然是从事外汇期货,就要锁定风险,签订合约之初就要发布公告,说明"存在"潜在的风险。而且在澳元下跌时,公司应该止损,已造成的亏损算也能够算出来。正是由于中信泰富迟迟不公布亏损,才遭到投资者指责。
  而内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更是常见。他分析说,杭萧钢构曾经将公司将要签订的一份天价订单提前泄密,受到处罚,这是比较例外的事,更多的上市公司则是信息披露不及时。"将生米煮成熟饭了,才向投资者通报一声".在证监会和两个交易所每年处罚的信息披露问题中,一多半都是由于不及时。
  风险管理没有集中。标普分析师认为:"中信泰富的风险控制及内部管理问题严重,未来发展战略也需要重新检讨;而风险管理没有集中,也是中信集团乃至多数中资企业一直以来的隐患。"

3. 模块四、对某上市公司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该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成因+

1、财务风险:(1)资本结构不合理:公司财务管理不合理,资本结构缺乏平衡,存在资金冗余、资产负债不协调、利息负债失衡等问题。(2)财务报表披露不足:公司财务记录不够全面,报表披露不足,完整性不够,无法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3)现金流量不畅: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不理想,现金缺口较大,存在财务困难的风险。2、经营风险:(1)市场风险:公司产品市场容量受到限制,市场变化快,竞争激烈,产品销售价格不稳定风险大。(2)成本控制不到位:公司管理不够严格,成本控制不到位,存在超支、低效、浪费等问题。(3)技术风险:公司技术更新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存在技术风险。【摘要】
模块四、对某上市公司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该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成因+【提问】
1、财务风险:(1)资本结构不合理:公司财务管理不合理,资本结构缺乏平衡,存在资金冗余、资产负债不协调、利息负债失衡等问题。(2)财务报表披露不足:公司财务记录不够全面,报表披露不足,完整性不够,无法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3)现金流量不畅: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不理想,现金缺口较大,存在财务困难的风险。2、经营风险:(1)市场风险:公司产品市场容量受到限制,市场变化快,竞争激烈,产品销售价格不稳定风险大。(2)成本控制不到位:公司管理不够严格,成本控制不到位,存在超支、低效、浪费等问题。(3)技术风险:公司技术更新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存在技术风险。【回答】

模块四、对某上市公司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该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成因+

4. 模块四、对某上市公司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该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1. 财务结构失衡:财务结构失衡是指上市公司资产构成不合理,高风险资产占比过高,负债水平过低,负债结构不合理,对公司发展造成了压力。2. 财务报表不真实: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编制中存在欺骗性行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重要财务报表不真实,造成公司财务风险提高。经营风险:1. 经营策略不当:上市公司经营策略不合理,投资决策不够全面,对市场变化不够敏感,导致公司市场占有率下降,降低了公司盈利能力。2. 供应链管理不合理:上市公司供应链管理不合理,供应商不足,物流费用过高,缺乏合理的库存管理,以及货品流转不及时,造成了资金的浪费,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效率。【摘要】
模块四、对某上市公司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该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成因+【提问】
财务风险:1. 财务结构失衡:财务结构失衡是指上市公司资产构成不合理,高风险资产占比过高,负债水平过低,负债结构不合理,对公司发展造成了压力。2. 财务报表不真实: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编制中存在欺骗性行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重要财务报表不真实,造成公司财务风险提高。经营风险:1. 经营策略不当:上市公司经营策略不合理,投资决策不够全面,对市场变化不够敏感,导致公司市场占有率下降,降低了公司盈利能力。2. 供应链管理不合理:上市公司供应链管理不合理,供应商不足,物流费用过高,缺乏合理的库存管理,以及货品流转不及时,造成了资金的浪费,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效率。【回答】

5. 模块四、对某上市公司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该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成因+

亲亲您好~关于您所咨询的问题“模块四、对某上市公司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该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成因+   ”很高兴为您解答到:模块四、对某上市公司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该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成因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举债筹资风险。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必然性、可认识性、不确定性、两面性等特点。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文章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对某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摘要】
模块四、对某上市公司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该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成因+【提问】
亲亲您好~关于您所咨询的问题“模块四、对某上市公司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该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成因+   ”很高兴为您解答到:模块四、对某上市公司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该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成因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举债筹资风险。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必然性、可认识性、不确定性、两面性等特点。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文章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对某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回答】

模块四、对某上市公司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该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成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