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奥黛丽赫本

2024-05-14

1. 介绍一下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简介 忌日:1993年1月20日,因乳腺癌病逝于瑞士  家庭: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发色: 棕色  爱好:芭蕾  最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奥斯卡奖  自我表演评价: 我从来没有什么伟大天才或高超技艺,但无论如何,我做出了贡献!  一个精灵诞生在比利时  1929年3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豪华宅邸里,  赫本的父亲是英国人,名约瑟.安东尼.赫本.拉斯东,是英格兰银行布鲁塞尔分行的总经理,他相貌英俊,衣着考究.  母亲是荷兰人,埃拉.冯.希姆斯特拉,荷兰驻圭亚那总督的女儿,是荷兰王室直系贵族血统约后裔,所以在名字后还要加上男爵夫人的称号  正是在这种家庭和生活环境中,赫本自幼熏陶得认真严肃、气质高雅、性格坚毅,同时又能出人意料地谈笑风生,以无限的激情拥抱生活。  她冰清玉洁、朴实无华,就象布鲁塞尔一样,集最古老的神秘、时代的观念和奇异的现代观念于一身,她的举止总带有一种贵族气派.  为了让赫本自幼就受郅良好教育,她四岁就被送往英国一所私立学校.  赫本从小就非常文静,从小就喜欢音乐,  尤其喜爱舞蹈,看芭蕾舞剧对赫本是一种极为美妙的享受.将来成为一名演员或芭蕾舞蹈家是小赫本唯一的梦想.  这个时候,她日益从芭蕾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她开始对自己的外表不满.  她特别不喜欢自己的脸,认为她的眼睛太大,牙齿长得不整齐,而且她对自己的体形也感到绝望.从此她郁郁寡欢,越来越孤僻、拘谨、与人疏远  6岁时她父母的离异更使她觉得分外不幸,但舞蹈的魅力仍然强烈地吸引着她.  9岁时,她开始正规地学习芭蕾舞.她学习非常认真庄重,她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成为一名独舞演员,并最终成为舞星.  她对电影毫无兴趣,对超级巨星嘉宝或者凯瑟琳.赫本一无所知,跳舞已成为赫本生活的唯一追求.  1939年,欧战爆发,赫本随母亲来到荷兰,结果,这一决定使赫本战时一直生活在法西斯的铁蹄之下.  其间,她强烈地感受了残忍而恐怖的战争和贫穷而凄苦的流浪生活.由于食品短缺,赫本一米七的个儿,仅剩一付骨头架子.  战争在她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创伤,造成她贫血、消瘦、肌肉单薄无力,并且她的体型后来始终清瘦修长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她的确从未放弃对芭蕾的追求.  战争结束后,男爵夫人把赫本送到了一个白俄芭蕾舞教师索尼亚那里学习.  索尼亚很器重赫本,她那微微斜睨吊眼梢的大眼睛,那高高的颧骨,秀气的鼻子,方方的肩头,苗条的躯干和修长的双腿,  这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一个舞蹈家的身材.她的舞蹈动作也不错,有很好的基本功.  可是索尼亚对芭蕾有许多新的见解,但得不到荷兰政府的支持,她的学校被迫停办。  于是赫本转到伦敦,找到了一份在教会值夜班的工作。  同时,她一边当广告模特,一边进了颇负盛名的玛丽·兰柏女士的舞蹈学校。年已60的舞蹈家兰柏女士对赫本很好,  但是,在这里,赫本发现,自己的舞蹈技巧不如别的同学。加之她个子太高,她看出,自己没有担任舞蹈主角的前途。  同时,多年的饥饿病侵蚀了她的身体,作为职业舞蹈演员体力不足。  经兰柏推荐,赫本参加了美国音乐剧《高扣鞋》的演出,在剧中当一名群众演员。  她舞蹈设计的动作跳得很高,转动眼珠,向前伸出手臂,演得不坏,但赫本不喜欢这种形式,也不喜欢这种生活。  这个时候,赫本突然明白了兰柏对她讲的肺腑之言。兰柏女士的话是:“你缺少芭蕾舞家应具备的天才。”  至此,赫本终于明白了,干芭蕾这行,她永远当不成主角,永远不会成功,终于,赫本彻底放弃了当舞星的愿望。此时,她19岁当不成舞星,就要面对现实。  当时,伦敦要拍摄一部40分钟的电影短片,是一部旅行风光介绍,片中需要一名会英、德两种语言的少女,装扮成空中小姐向观众讲解风光景物,  经朋友介绍,赫本前往应试。十八九岁的她,长得文雅秀美、亭亭玉立。两位导演先后接见了她。  导演林登后来回忆说:“奥黛丽·赫本小姐光彩照人,愉快、亲切,很有教养。她象小鸟似地叽叽喳喳,讲她的芭蕾舞训练。  记得当时我对助手说“快来!你看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看见了。”另一位导演则极力证明,是她第一个发现了奥黛丽.赫本:“她走进我的办公室,说她是学芭蕾的,要找个工作。  我向她解释说,我不拍音乐舞蹈片。不过,我继续和她谈话。不知怎的,我被她那新鲜、开朗和难以置信的微笑吸引住了。  她的小圆脸上一对大而明亮的眼睛使她成了一个小太阳!最后,我恍然大悟:她就是影片中要用的人。  我就对她说,我要让她担任一个角色。而她却回答说:不过,我不是演员啊!你会失望的。  我和她签订了合同。”  这部短片,虽然再也没有听人说起过,但赫本却第一次跟演电影打上了交道。她体会到拍片的激动和乐趣。  这件事也许正是她以后辉煌从影事业的开端。  中国观众熟悉赫本,是从《罗马假日》开始,  赫本辉煌事业的开端,也通常自《罗马假日》算起,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  就在赫本被挑选为《吉吉》一戏的主角时,在伦敦,挑选《罗马假日》饰公主的演员的工作正在进行。  起初,导演打算邀请名演员琼·茜蒙丝主演该片,但琼想换换口味拍歌舞片,因而予以婉言拒绝。  于是,导演决定采用电影《乱世佳人》公开招聘女主角郝思嘉的扮演者的办法来挑选演员。  这部片子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好莱坞的著名导演威廉·惠勒执导。  赫本本无心去参加女主角的角逐,一来她已决定演《吉吉》,二来《吉吉》一拍完她就准备结婚、成家立业过日子。  所以她对《罗马假日》毫无兴趣。后来男爵夫人一再劝说,没办法,她才不得不去敷衍一下,即使选不上,她也会满不在乎。  测试选用的一组戏是:公主穿着睡衣,在一张大床上做仰卧起坐。赫本柔软得象只小猫,将双臂伸向装饰美丽的天花板。  在此之后,她又极其自然地、孩子气地完成了一系列规定情节,当她做这些动作时,一架摄影机正悄悄地对着她拍摄,而她却全然不知。  无论从现场还是从胶片上看,效果都是理想的。她当选为公主的扮演者,和派拉蒙公司签订了合同。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 这一结果对她的一生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当时演记者的男主角已定下来,是好莱坞的著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1952年5月,《吉吉》演出刚一结束,派拉蒙公司就要求她赶到罗马,参加拍摄。  《罗马假日》的拍摄是一个苦难的历程。因为一切都是实地拍摄,所以得清除人行道,把行人赶走,光这项工作就差点把副导演和制片主任累垮。  因此,工作进展很慢,难题多。有时为了重复拍一个镜头,一个下午要干上60回,赫本有点承受不了,但她并不怨恨,她也力求完美 不过导演为赫本也尽力克制自己,他用一切办法提高她的自信心,让她感到轻松愉快。  他告诉她说,她必须忘掉自己是在演戏,应当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公主。  拍摄工作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  1953年8月20日,赫本飞往伦敦参加《罗马假日》的首映式,然后又飞往威尼斯参加威尼斯电影节。  在美国,也为《罗马假日》的上映开了公众招待会。  该片在全世界获得了极大成功。  在日本,这部片子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赫本后来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偶像。赫本片中的短发型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发式。  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罗马假日》是同期上映影片中最走红的一部。  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闻片,电视台用黄金时间赞美她。  大量的报纸欣喜若狂地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  因主演《罗马假日》,赫本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  依照惯例,凡获该奖提名者,全得出席该奖的终评颁奖仪式。  此届颁奖仪式1954年3月25日在洛杉矶和纽约同时举行。  全美广播公司电视网将两地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通用汽车公司出资27万美元买下了在颁奖仪式过程中做电视的权利。  这一天,赫本在纽约刚演出完《美人鱼》,谢幕完毕她就一头钻进一辆出租车。

介绍一下奥黛丽赫本

2. 介绍一下奥本赫黛丽

分类:  娱乐/明星 >> 欧美明星 
   解析: 
  
 奥黛丽-赫本简介
 
  奥黛丽赫本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小便表现出对音乐舞蹈的浓厚兴趣。当沉浸于成为一各芭蕾舞艺术家的梦想之时,二战爆发,家园和艺术学院先后被毁,令她自觉前途越来越暗淡。
 
  1948年,赫本与母亲(父母于1938年离异)迁至英国伦敦,进入著名的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并开始在一些音乐剧担任角色。1951年,赫本在意大利演出,坐在台下的法国著名女作家高莱特夫人一眼便认定她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中“姬姬”一角的化身,便邀请她到纽约好莱坞出演这个角色,这令赫本在好莱坞一举成名,并为她开启了美国之门。 
 
  1953年她轻松通过了由威廉惠勒导演的《罗马假日》的试镜,并与好莱坞名影星格利高里派克一起主演了这部影片。该片风靡世界,她扮演的楚楚动人的安妮公主一头黑色短发,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赫本不仅俘虏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心,同时连评论家们也都不知不觉被她吸引,该片令她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与此同时她还因在百老汇戏剧《翁丹》中的表演荣获托尼奖。 
 
  
 
  从50年代到60年代,赫本完成自身的转型,结束了她幻想的纯洁世界生活阶段,逐渐从虚幻世界走到了现实生活中。1954年9月,赫本与美国著名男演员mel ferrer结婚。在事业上,她开始尝试饰演不同类型的角色。她主演了许多影片,如《战争与和平》(1956年)、《甜妞儿》(1957年)、《黄昏之恋》(1957年)、《绿厦》(1957年)、《孩子们的时刻》(1962年)、《谜中谜》(1963年)《巴黎假期》(1964年)、《窈窕淑女》(1964年),其中那些仪态万方、典雅淳厚的女性形象,给人印象最为深刻。 
 
  她的表演质朴而富于 *** 。在她主演的影片《龙凤配》(1954年)、《修女传》(1959年)、 《蒂凡尼的早餐》(1961年)和《等到天黑》(1967年)中,赫本表现出色,四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提名。 
 
  60年代后期她曾长期息影,激流勇退的原因,可能是她意识到今后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她必须接受自己不复年轻的事实,而实际上,她也需要时间来抚养她的孩子。1976年,赫本与第二任丈夫andrea dotti的婚姻发生危机,这成为赫本冒险复出影坛的原因之一。同年,她在影片《罗宾和玛丽安》中露面,紧接在又拍摄了《血统》(1979年)、《哄堂大笑》(1981年)两部影片,但赫本的复出并未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均不成功,这使赫本决定从此息影。 
 
  1989年,赫本最后一次面对摄像机,是在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直到永远》中扮演一个身着白色长袍的纤弱天使。

3. 奥黛丽赫本介绍(纵观奥黛丽·赫本的一生)

  文 | 廖湛兮 
   原创不易,抄袭、洗稿、未经授权的转载必究。 
    
  前言  说起奥黛丽·赫本相信大多数人对于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喜欢老电影的朋友可能看过她的成名作《罗马假日》、《窈窕淑女》、《蒂芙尼的早晨》等,就算都没看过的朋友可能也曾从某些平台看过不少夸赞她美貌的图文或视频。
  毕竟她是外媒连续很多年在各种评选中,以压倒性优势获得“全球第一美女”称号的人。
  不仅普通人对她惊为天人,就连很多明星名人也是她忠实的颜粉。
  时至今日,都有不少女明星在出席活动时会刻意模仿她的经典造型,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奥黛丽赫本的人生故事,一起去试着窥其全貌。
    
  身为贵族后裔因战乱潦倒却不失“光芒”  1929年,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市东南伊克塞勒区基耶维街48号的一个贵族后裔家庭,经济条件优越,6岁时便被送进贵族学校学习。
  1939年,欧战爆发,赫本随母亲回到荷兰(母亲老家)。同年,她正式进入荷兰安恒音乐学院学习芭蕾舞。
  1940年,宣布中立的荷兰被德国纳粹占领,赫本家族因被指含有犹太血统,不仅被抄家没收了全部财产,其亲舅舅还被枪决。
    一夜之间,天之娇女被打入了泥潭。赫本被迫过起了穷苦生活,平日里只能以郁金香球根为食物,实在饿得受不了了就拼命灌水充饥。
  几年时间折腾下来,让当时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赫本严重营养不良,身型也日益消瘦。
  但即便在最困难的日子里,赫本也从未间断过芭蕾舞的练习。
  在二战的中后期,她还通过芭蕾舞表演为荷兰游击队秘密募捐,甚至多次利用自己孩童的身份为游击队送情报,其坚毅勇敢的性格在小时候就已展漏无疑。
   那段悲苦交加的日子对年幼的赫本来说无疑是黑暗的。但可喜的是她凭着一颗赤子之心活成了一道光,不仅温暖了自己也惠及了他人。 
    
  几番辗转进入电影圈大放异彩  1948年,赫本曾到英国伦敦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进一步学习芭蕾,但由于早年因营养不良影响了发育,她被告知不适合做专业芭蕾舞者。
  虽万般不舍,但她也无可奈何。随后,为了帮补家计,她开始做兼职模特儿,并参与一些歌舞团的表演。
  期间因为缺钱无以为续,她不得不回到荷兰,母亲的身边。
  原本有点沮丧,但恰逢荷兰纪录短片《荷兰七课》招人,需要精通荷兰语和英语的人,正好她很擅长、人又很美,所以就幸运地被选上了,她也以此完成了自己的荧幕首秀。
  此后,奥黛丽·赫本参演了多部音乐剧演出,凭着姣好的容貌、良好的舞蹈功底以及敬业的精神给业界留下了深刻影响,也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
  1951年,赫本被邀请到英国拍摄电影《天堂里的笑声》,虽然不是主角,但却正式宣告她步入了绚丽的电影圈。
  1952年,她被音乐剧《金粉世家》选为女主角,在美国百老汇连演了219场,并凭借此剧获得了托尼奖最佳女主角奖,这一年她才23岁。
    当然,真正让她被全世界熟知和认可,是凭借1953年播出的电影《罗马假日》。她也是以该片在24岁时,便问鼎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可以说是年少成名且风光无限。
  不过,难得是 在成为炙手可热的女星后,年轻的赫本没有得意忘形,而是潜心钻研演技,尽量尝试不同的角色和风格,几乎每年都会交出一到两部不错的电影作品。 
  随着脍炙人口的《龙凤配》、《窈窕淑女》、《甜姐儿》、《蒂芙尼的早餐》等影片的播出,她收割了一众粉丝,在全球的人气和知名度也不断攀升。
    
  简约时尚icon,奢侈品纪梵希半个世纪“全球代言人”  在20世纪50年代,那会儿媒体不像现今这么发达,大家对时尚的认知也不那么个性化,很多时候都是通过明星名人的打扮来判断潮流并进行模仿。
  1954年,奥黛丽赫本在拍摄《龙凤配》时第一次和设计师纪梵希合作。
  在剧中赫本的服装造型一改当时的繁琐之风,转而倾向于简洁,让人眼前一亮,不仅让观众惊艳,更是征服了专业的评委,一举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自此之后,赫本和纪梵希就一直保持着合作关系,她在随后的各影视剧中频繁穿着其品牌服饰,大力提倡简约风,为其狂刷存在感。
  1961年,随着《蒂芙尼的早餐》的热映,赫本在剧中所穿着的由纪梵希设计的服装造型再次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其高扎的丸子头,大胆的珍珠配饰、勾勒曲线的小黑裙以及长手套,不仅被当时的人们所推崇,即便时至今日,也依然是不少光彩照人的女明星们在造型时会参考的对象。
    当然,赫本对纪梵希品牌的喜爱,不仅仅局限在剧中。在剧外无论是出席晚会、颁奖典礼,她都一如既往地选择该品牌,甚至连自己两次结婚的婚纱也不例外。
  可以说, 在纪梵希品牌的出圈和提升咖位之路上她功不可没;在当时改变繁琐花哨的穿着旧俗,推崇简约风格上她更是时代的代表。 
  那个时候其实还没有全球品牌代言人的称号或是明星“带货”的说法,如果有的话,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她绝对是称职的。
    赫本与纪梵希
  
  致力于慈善,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我们都知道演艺圈是一个五光十色,让人纸醉金迷的地方。尤其对于年少成名,事业一路还算顺遂的人来说更是。
  但奥黛丽·赫本不同,除了兢兢业业做好演员的本职工作和简约时尚icon外,她一生都致力于帮助贫困儿童。
  这可能和她小时候生活在战区,自己有过艰苦的日子,深知孩子在其中的不易有关。
  所以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时,她会抽空去做慈善帮助有需要的贫困儿童,在息影后更是全情投入,直到逝世前都毫不含糊。
    根据官方资料显示,她主要致力于帮助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孩子们。其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国家,她一直孜孜不倦的为孩子们呐喊、呼吁和募捐,想真正的帮其改善其生活。
  甚至在去世的前一年,她仍坚持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并在当地展开考察、实行救援。
  其实, 奥黛丽·赫本早就登上了人生的高峰,完全可以尽情享受旖旎风光,但她并没有沉浸其中。 
   很难得的一点就在于她从未忘记自己曾举步维艰的时光,并且懂得推己及人,不希望再有可怜的孩子重蹈覆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其品性是经得起推敲的。 
    
  情路坎坷,两度离婚后终得良人  相比在事业上的辉煌,奥黛丽赫本的感情生活并不顺利。
  在参演电影《罗马假日》前,她曾因歌剧演出结识并爱上了一个男生,并且订了婚。
  但随着赫本知名度的不断攀升,两人聚少离多,加上赫本母亲的极力反对,最后两人只能分道扬镳。
  随后,赫本认识了演员兼剧作家梅尔·费勒,经过一年的相处便步入了婚姻,6年后诞下了长子。
  只可惜两人因为在事业上的发展差距日益增大,造成了一定的矛盾冲突。
  最终在1967年,两人结婚13年后,离婚了。
    两年后,赫本嫁给了在出游希腊时认识的安德烈·多蒂,并于1970年生下了次子。因为想经营好婚姻不想再因事业被掣肘,她决定息影全心全意去做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但天不从人愿,这次她的婚姻虽然没有再因为她成功、繁忙的事业出现问题,却因为男方始终流连花丛夜场而不得不再一次面临破裂。
  可能是对婚姻有些失望了,或者是更谨慎了,在1981年再度离婚后,赫本认识了演员罗伯特·沃德斯,尽管两人随后互生情愫住在了一起,却致死也未再正式结婚。
    
  结语   奥黛丽·赫本被誉为“坠落凡间的天使”,其实从来都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 
    对她多一些了解后,你就会明白她的美不局限在皮相,更多的是在内在风骨。 

奥黛丽赫本介绍(纵观奥黛丽·赫本的一生)

4. 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1929.5.4—1993.1.20)),著名影星,奥斯卡影后,世人敬仰她为“人间天使”。身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气质与有品味的穿着著称。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赫本晚年投身于慈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代表,1992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作为亲善大使,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亚非拉许多国家。1992年底,她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
  中文名: 奥黛丽·凯瑟琳·赫本·罗斯顿
  外文名: 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
  别名: 柯德莉·夏萍(港译)
  国籍: 英国
  民族: 比利时、荷兰、英国、爱尔兰混血
  出生地: 比利时布鲁塞尔
  出生日期: 1929年5月4日
  逝世日期: 1993年1月20日
  职业: 影星、UNICEF亲善大使
  代表作品: 罗马假日,窈窕淑女,蒂凡尼的早餐
  主要成就: 奥斯卡奖
  金球奖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意大利电影金像奖
  英国学院奖
  总统自由勋章
  星座: 金牛座
  身高: 170cm
  姓名:(Audrey Hepburn)   
  奥黛丽·赫本
  全名:奥黛丽·凯瑟琳·范·赫姆斯特拉·赫本-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   香港译名:柯德莉·夏萍   血统:有比利时、荷兰、英国和爱尔兰四国血统   诞辰:1929年5月4日,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星座:金牛座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结肠癌逝于瑞士沃州的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   语言:精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佛兰德语(原比利时官语之一,1980年并入荷兰语)等多国语言   荣誉:“AFI百年百大明星”之一,奥斯卡影后   属相:蛇
  样貌特征
  发色:棕色 

  瞳孔:棕色   身高:170cm   体重:47kg(来源:传记《奥黛丽·赫本的私密肖像》)   三围:34A-20-34(来源:1953年《名人侦探》杂志)   服装尺码:6   鞋码:10
  家庭成员
  远祖:   英王爱德华三世(King Edward III of England)

  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James Hepburn, 4th Earl of Bothwell)   父亲:   约瑟夫·维克多·安东尼·赫本-鲁斯顿(Joseph Victor Anthony Hepburn-Ruston)英国银行家   母亲:   艾拉·凡·赫姆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男爵   长兄:   阿尔勒·罗伯特·亚历山大·寇勒斯·凡·尤弗德(Arnoud Robert Alexander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次兄:   伊恩·埃德加·布鲁斯·寇勒斯·凡·尤弗德(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配偶:   梅尔·费勒(Mel Ferrer)(1954.9.24~1968)

  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1969.1.18~1982)   伴侣:   罗伯特·沃尔德斯(Robert Wolders)(1983~1993赫本谢世)   长子:   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1960.7.17)   次子:   卢卡·多蒂(Luca Dotti)(1970)   宠物:   约克夏犬 著名(Famous)、山姆(Sam)   小鹿 依比(Ip)   杰克罗素犬 Missy、Tuppy、Penny、Piceri、Jackie
  其他信息
  爱好:芭蕾

  最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意外、难忘的事:获得奥斯卡奖   名言:“ 记住,如果你在任何时候需要一只手来帮助你,你可以在自己每条手臂的末端找到它。随着你的成长,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用来帮助别人[1]。”

5. 奥黛丽赫本简介


奥黛丽赫本简介

6. 奥黛丽赫本简介

奥黛丽·赫本(1929.5.4—1993.1.20)),著名影星,奥斯卡影后,世人敬仰她为“人间天使”。身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气质与有品味的穿着著称。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赫本晚年投身于慈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代表,1992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作为亲善大使,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亚非拉许多国家。


你可以直接去百度百科上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2299.htm?subLemmaId=2299&fromenter=%B0%C2%F7%EC%C0%F6%BA%D5%B1%BE

7. 奥黛丽赫本简介

人物简介: 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简 介 
忌日:1993年1月20日,因乳腺癌病逝于瑞士 
家庭: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发色: 棕色 
爱好:芭蕾 
最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奥斯卡奖 
自我表演评价: 我从来没有什么伟大天才或高超技艺,但无论如何,我做出了贡献! 

一个精灵诞生在比利时 
1929年3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豪华宅邸里, 

赫本的父亲是英国人,名约瑟.安东尼.赫本.拉斯东,是英格兰银行布鲁塞尔分行的总经理,他相貌英俊,衣着考究. 

母亲是荷兰人,埃拉.冯.希姆斯特拉,荷兰驻圭亚那总督的女儿,是荷兰王室直系贵族血统约后裔,所以在名字后还要加上男爵夫人的称号 
正是在这种家庭和生活环境中,赫本自幼熏陶得认真严肃、气质高雅、性格坚毅,同时又能出人意料地谈笑风生,以无限的激情拥抱生活。 

她冰清玉洁、朴实无华,就象布鲁塞尔一样,集最古老的神秘、时代的观念和奇异的现代观念于一身,她的举止总带有一种贵族气派.

奥黛丽赫本简介

8. 奥黛丽赫本是谁?

基本信息
  姓名:(Audrey Hepburn)   全名:奥黛丽·凯瑟琳·范·赫姆斯特拉·赫本-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   港译:柯德莉·夏萍   血统:比利时、荷兰、英国和爱尔兰四国血统   国籍:英国   诞辰:1929年5月4日   出生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星座:金牛座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结肠癌逝于瑞士沃州的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  奥黛丽.赫本
  语言:精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佛兰德语   (原比利时官语之一,1980年并入荷兰语)等多国语言   荣誉:“AFI百年百大明星”之一,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